我国高校建设贷款风险管理研究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8页 |
| 附表索引 | 第8-9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9-16页 |
|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 ·选题的背景 | 第9-10页 |
| ·选题的意义 | 第10页 |
| ·文献综述 | 第10-15页 |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 ·研究内容及框架 | 第15-16页 |
| 第2章 我国高校建设贷款的形成 | 第16-25页 |
| ·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辉煌成就 | 第16-18页 |
| ·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深刻变革 | 第16-17页 |
| ·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 | 第17页 |
| ·不断改善的高校办学条件 | 第17-18页 |
| ·我国高校建设贷款的成因 | 第18-20页 |
| ·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 | 第18页 |
| ·国家拨款经费不足 | 第18-19页 |
| ·政府鼓励高校多渠道筹资 | 第19-20页 |
| ·金融机构对高校贷款监管相对较宽 | 第20页 |
| ·高校建设贷款管理存在的问题 | 第20-25页 |
| ·贷款风险认识不足 | 第21页 |
| ·贷款资金依赖度大 | 第21-22页 |
| ·贷款资金管理不善 | 第22-23页 |
| ·还款渠道单一 | 第23-25页 |
| 第3章 我国高校建设贷款风险分析 | 第25-35页 |
| ·我国高校建设贷款的风险性质 | 第25-31页 |
| ·风险的含义和分类 | 第25-26页 |
| ·我国高校建设贷款风险的成因 | 第26-28页 |
| ·高校建设贷款的财务风险 | 第28-31页 |
| ·我国高校建设贷款风险的影响因素 | 第31-33页 |
| ·贷款规模 | 第31页 |
| ·利息率 | 第31-32页 |
| ·贷款结构 | 第32页 |
| ·贷款高校的管理水平 | 第32-33页 |
| ·我国高校建设贷款风险的危害 | 第33-35页 |
| ·转化为财政风险 | 第33-34页 |
| ·造成资源浪费 | 第34页 |
| ·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不良影响 | 第34-35页 |
| 第4章 应对我国高校建设贷款风险的宏观对策建议 | 第35-41页 |
| ·政府对高校建设贷款的宏观管理 | 第35-38页 |
| ·政府要加大对高校的投入 | 第35-36页 |
| ·政府积极引导高校拓宽资金来源渠道 | 第36-37页 |
| ·构建高校贷款的政府监督管理体系 | 第37-38页 |
| ·银行对高校建设贷款的宏观控制 | 第38-41页 |
| ·建立完善的高校贷款制度 | 第38-39页 |
| ·签订各种保护性契约条款 | 第39页 |
| ·建立贷后跟踪监督 | 第39-41页 |
| 第5章 应对我国高校建设贷款风险的微观措施 | 第41-54页 |
| ·高校建设贷款的风险预警 | 第41-43页 |
| ·高校建设贷款额度控制与风险评价 | 第43-48页 |
| ·高校贷款额度控制与风险评价模型 | 第43-46页 |
| ·案例分析 | 第46-48页 |
| ·高校建设贷款的管理措施 | 第48-54页 |
| ·高校建设贷款的筹资策略 | 第48-50页 |
| ·加强建设贷款审计监督 | 第50-51页 |
| ·强化预算管理 | 第51-52页 |
| ·多渠道筹措资金 | 第52-54页 |
| 结论 | 第54-56页 |
| 参考文献 | 第56-59页 |
| 致谢 | 第59-60页 |
| 附录 | 第60-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