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园艺论文--果树园艺论文--核果类论文--杏论文

杏主要经济性状遗传分析及仁甜苦相关基因初步定位

摘要第10-11页
Abstract第11-12页
缩略词第13-14页
1 前言第14-20页
    1.1 主要经济性状遗传研究第14-17页
        1.1.1 物候期遗传第14页
        1.1.2 果实单果重遗传第14-15页
        1.1.3 果实肉质遗传第15页
        1.1.4 果实硬度遗传第15页
        1.1.5 可溶性固形物遗传第15-16页
        1.1.6 果实香气遗传第16页
        1.1.7 粘离核遗传第16页
        1.1.8 果实内质遗传第16-17页
        1.1.9 丰产性遗传第17页
        1.1.10 仁甜苦遗传第17页
    1.2 仁甜苦相关基因分子标记的研究第17-18页
        1.2.1 仁甜苦合成代谢机制第17页
        1.2.2 仁甜苦有关分子标记第17-18页
    1.3 BSA在功能基因定位上的研究第18页
    1.4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第18-20页
2 材料与方法第20-24页
    2.1 试验材料第20页
        2.1.1 试验试材第20页
        2.1.2 试验仪器第20页
    2.2 试验方法第20-24页
        2.2.1 杏主要经济性状调查第20页
        2.2.2 果实内质评价指标第20-21页
        2.2.3 丰产性指标第21页
        2.2.4 BSA测序第21-22页
            2.2.4.1 田间取样第21-22页
            2.2.4.2 DNA提取检查第22页
            2.2.4.3 DNA混合池测序第22页
            2.2.4.4 低质量数据过滤第22页
            2.2.4.5 参考梅基因组信息第22页
        2.2.5 数据统计和分析第22-24页
3 结果与分析第24-37页
    3.1 杏主要经济性状遗传分析第24-31页
        3.1.1 杏杂交后代物候期遗传分析第24-26页
        3.1.2 杏杂交后代果实单果重遗传分析第26页
        3.1.3 杏杂交后代果实肉质遗传分析第26-27页
        3.1.4 杏杂交后代果实硬度遗传分析第27-28页
        3.1.5 杏杂交后代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遗传分析第28页
        3.1.6 杏杂交后代果实香气遗传分析第28页
        3.1.7 杏杂交后代粘离核遗传分析第28-29页
        3.1.8 杏杂交后代果实内质遗传分析第29-30页
        3.1.9 杏杂交后代丰产性遗传分析第30页
        3.1.10 杏杂交后代仁甜苦遗传分析第30-31页
    3.2 杏仁甜苦相关基因的初步定位第31-37页
        3.2.1 测序数据统计第31页
        3.2.2 与梅基因组比对第31-32页
        3.2.3 数据质控第32-34页
            3.2.3.1 碱基类型分布第32页
            3.2.3.2 插入片段分布第32-33页
            3.2.3.3 覆盖深度和覆盖比率统计第33页
            3.2.3.4 覆盖深度分布第33-34页
            3.2.3.5 SNP检测第34页
            3.2.3.6 高质量SNP筛选第34页
        3.2.4 ED方法关联分析结果第34-35页
        3.2.5 InDel-index方法关联结果第35-36页
        3.2.6 候选区域筛选第36-37页
4 讨论第37-41页
    4.1 杏主要经济性状遗传趋势及亲本选择策略第37-39页
        4.1.1 杏花期和果实成熟期的遗传趋势第37页
        4.1.2 杏丰产性的遗传趋势第37-38页
        4.1.3 杏果实品质遗传趋势第38-39页
    4.2 杏仁甜苦相关基因的初步定位第39-41页
5 结论第41-42页
参考文献第42-50页
附录第50-55页
致谢第55-56页

论文共5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缓/控释氮肥对辽中南地区春玉米减氮增效作用研究
下一篇:政府购买公益服务过程中的第三方评估机构独立性研究 ——以上海奉贤区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