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一、导论 | 第10-21页 |
(一) 研究目的 | 第10-11页 |
(二)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三)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1-12页 |
(四) 研究方法 | 第12-14页 |
1、文献法 | 第12页 |
2、调查法 | 第12-14页 |
(五) 文献综述 | 第14-21页 |
1、国外远程学习支持服务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第14-16页 |
2、国内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远程助学支持服务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第16-21页 |
二、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远程助学支持服务相关界定 | 第21-25页 |
(一)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远程助学支持服务的内涵 | 第21-22页 |
(二)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远程助学支持服务的功能 | 第22-23页 |
(三)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远程助学支持服务的优势 | 第23-25页 |
三、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远程助学支持服务的基本要素 | 第25-33页 |
(一) 硬件要素 | 第25-27页 |
1、服务器要求 | 第25页 |
2、网络设备 | 第25-26页 |
3、存储设备 | 第26页 |
4、多媒体设备 | 第26-27页 |
(二) 软件要素 | 第27-29页 |
1、远程助学支持服务的平台 | 第27页 |
2、远程助学支持服务的学习中心 | 第27-29页 |
(三) 学习资源要素 | 第29-30页 |
1、学习资源的内容 | 第29页 |
2、学习资源的媒体形式 | 第29-30页 |
(四) 人员要素 | 第30-33页 |
1、自考远程学员 | 第30页 |
2、助学教师 | 第30-31页 |
3、管理人员 | 第31页 |
4、技术支撑人员 | 第31-33页 |
四、四川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远程助学支持服务的现状与问题 | 第33-48页 |
(一) 四川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远程助学支持服务的现状 | 第33-44页 |
1、自考学员的基本情况 | 第33-36页 |
2、助学支持服务教师基本情况 | 第36-38页 |
3、远程助学支持服务的学习资源建设调查 | 第38-41页 |
4、远程助学支持服务满意度调查 | 第41-43页 |
5、远程助学支持服务的管理与质量调查 | 第43-44页 |
(二) 四川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远程助学支持服务存在的问题 | 第44-48页 |
1、对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远程助学支持服务建设重视不够 | 第44-45页 |
2、对学习者个体差异重视不够 | 第45页 |
3、学习资源建设相对滞后 | 第45-46页 |
4、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远程助学支持服务的技术与质量管理问题 | 第46-48页 |
五、四川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远程助学支持服务建设策略 | 第48-57页 |
(一) 重视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远程助学支持服务硬件建设 | 第48页 |
(二) 重视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远程助学支持服务软件建设 | 第48-50页 |
1、规范建设,形成规模效应 | 第48-49页 |
2、建立并完善有偿的资源中心 | 第49-50页 |
3、加强学习中心的建设 | 第50页 |
(三) 规范高等教育自考远程助学支持服务的过程服务与评价 | 第50-52页 |
1、重视自考远程助学的过程服务 | 第50-51页 |
2、注重学习过程评价 | 第51-52页 |
3、规范考试考核 | 第52页 |
(四) 引导学员转变学习观念和促进学员提高综合能力 | 第52-54页 |
1、引导学员转变学习观念和态度 | 第53页 |
2、促进学员提高综合能力 | 第53-54页 |
(五) 重视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远程助学支持服务平台的人员配备和管理 | 第54-57页 |
1、相关人员的配备 | 第54-55页 |
2、完善自学考试远程助学支持服务体系的规范与管理 | 第55-57页 |
结论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1页 |
附录 | 第61-68页 |
致谢 | 第68-69页 |
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