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经济作物论文--药用作物论文--喜阴药物论文

丹参酮生物合成途径相关酶基因的克隆和特征分析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2页
第一章 综述第12-24页
   ·丹参的研究概况第13-15页
     ·丹参的药用价值第13页
     ·丹参的生物学特性第13-14页
     ·丹参的主要化学成分第14页
     ·丹参酮类物质的药理作用第14-15页
   ·丹参植物组织培养研究第15-18页
     ·丹参的试管苗快速繁殖第15-16页
     ·人工诱导丹参多倍体的形成第16页
     ·丹参的细胞培养第16-17页
     ·丹参毛状根培养及诱导子对其次生代谢的影响第17-18页
   ·丹参酮类化合物生物合成途径及相关酶的研究现状第18-21页
     ·MVA 途径第18-20页
     ·DXP 途径第20页
     ·丹参酮类成分生物合成途径相关酶研究现状第20-21页
   ·丹参次生代谢相关酶基因的克隆策略第21-22页
     ·差异表达的基因克隆技术第21页
     ·同源性PCR 基因克隆技术第21-22页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22-24页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第24-36页
   ·实验材料第24-26页
     ·植物材料第24页
     ·菌种及载体第24页
     ·主要仪器设备第24-25页
     ·购买的试剂、酶及药品等第25页
     ·常用试剂第25-26页
   ·实验方法第26-36页
     ·丹参无菌苗的获得第26页
     ·丹参总RNA 的提取与检测第26-28页
     ·丹参SmDXSI、SmDXSII、SmHMGS 的克隆第28-32页
     ·DNA 回收片段与pMD18-T easy vector (Takara)载体的连接第32-33页
     ·大肠杆菌DH5α感受态细胞的制备(CaC12法)第33页
     ·DNA 与pMD18-T easy Vector 的连接产物转化DH5α感受态细胞第33-34页
     ·阳性克隆的筛选及测序鉴定第34页
     ·SmDXSI ORF、SmDXSII ORF 和SmHMGS ORF 的植物表达谱分析第34-35页
     ·丹参毛状根SmDXSI、SmDXSII 和 SmHMGS 在不同诱导子处理下的表达第35-36页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第36-57页
   ·丹参总RNA 的提取第36-37页
   ·丹参1-脱氧木酮糖-5-磷酸合成酶I 和II(SMDXSI、SMDXSII)的分子克隆及序列分析第37-49页
     ·SmDXSI 全长基因的克隆第37-39页
     ·SmDXSII 全长基因的克隆第39-41页
     ·SmDXSI、SmDXSII 生物信息学分析第41-45页
     ·SmDXSI、SmDXSII 组织特异性表达分析第45-46页
     ·毛状根诱导处理下的SmDXSI、SmDXSII 基因的表达特征分析第46-49页
   ·SmHMGS的克隆第49-57页
     ·SmHMGS 全长基因的克隆第49-51页
     ·SmHMGS 生物信息学分析第51-54页
     ·SmHMGS 的组织特异性表达分析第54页
     ·毛状根诱导处理下的SmHMGS 基因的表达特征分析第54-57页
第四章 论文小结与展望第57-58页
参考文献第58-65页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含待发表)及成果第65-67页
致谢第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利用蜡质基因启动子引导谷蛋白Gt1基因表达载体改变稻米蛋白含量及分布
下一篇:中国被毛孢菌丝体水提物质量分析与控制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