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8页 |
| 第一章 前言 | 第8-15页 |
|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8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8-13页 |
| ·垂直圆管气液两相流研究现状 | 第8-11页 |
| ·垂直环空管气液两相流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 ·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第12-13页 |
|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3页 |
| ·完成的主要工作 | 第13-15页 |
| 第二章 垂直环空管单相流动及TAYLOR泡上升速度选取 | 第15-20页 |
| ·环形管内单相流动摩擦系数 | 第15-17页 |
| ·TAYLOR泡上升速度的选取 | 第17-20页 |
| 第三章 垂直环形管内气液两相流流型及其转变准则 | 第20-44页 |
| ·流型的分类及特征描述 | 第20-21页 |
| ·泡状流存在条件 | 第21-23页 |
| ·泡状流向弹状流转换 | 第23-25页 |
| ·泡状流或弹状流向分散泡状流的转换 | 第25-29页 |
| ·转换模型 | 第25-28页 |
| ·环形管的结构参数对转换模型的影响 | 第28-29页 |
| ·弹状流向搅动流的转换 | 第29-35页 |
| ·转换模型 | 第29-33页 |
| ·环形管的结构参数对转换模型的影响 | 第33-35页 |
| ·搅动流向环状流的转换 | 第35-42页 |
| ·转换模型 | 第35-40页 |
| ·环形管的结构参数对转换模型的影响 | 第40-42页 |
| ·本章小结 | 第42-44页 |
| 第四章 垂直环形管内气液两相持液率及压降梯度 | 第44-74页 |
| ·泡状流的截面持液率及压降梯度 | 第44-48页 |
| ·泡状流模型 | 第44-46页 |
| ·泡状流模型评价和分析 | 第46-48页 |
| ·分散泡状流的截面持液率及压降梯度 | 第48-52页 |
| ·分散泡状流模型 | 第48-49页 |
| ·分散泡流模型评价和分析 | 第49-52页 |
| ·弹状流的截面持液率及压降梯度 | 第52-60页 |
| ·弹状流模型 | 第52-57页 |
| ·弹状流模型评价和分析 | 第57-60页 |
| ·搅动流的截面持液率及压降梯度 | 第60-64页 |
| ·搅动流模型 | 第60-63页 |
| ·搅动流模型评价和分析 | 第63-64页 |
| ·环状流的截面持液率及压降梯度 | 第64-70页 |
| ·环状流模型 | 第64-68页 |
| ·环状流模型评价和分析 | 第68-70页 |
| ·压降计算模型的评价与分析 | 第70-73页 |
| ·本章小结 | 第73-74页 |
| 第五章 模型实例计算 | 第74-78页 |
| ·概述 | 第74页 |
| ·计算程序简介 | 第74-76页 |
| ·实例计算 | 第76-78页 |
| 结论 | 第78-79页 |
| 参考文献 | 第79-82页 |
| 附录 | 第82-85页 |
| 附A 两相流主要特征参数 | 第82-83页 |
| 附B 环形管的结构特征 | 第83-85页 |
| 致谢 | 第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