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引言 | 第8-9页 |
第一部分 大规模侵权及其损害赔偿的基本理论问题 | 第9-18页 |
一、从典型案例看大规模侵权──大规模侵权现象分析 | 第9-11页 |
(一) “石棉案件” | 第9页 |
(二) “日本米糠油事件” | 第9-10页 |
(三) “重庆开县井喷事故 | 第10页 |
(四) “三鹿奶粉事件 | 第10-11页 |
(五) “大庆联谊虚假陈述案 | 第11页 |
二、大规模侵权基本理论探讨──大规模侵权理论升华 | 第11-15页 |
(一) 大规模侵权的概念和特征 | 第11-12页 |
(二) 大规模侵权的产生背景及原因 | 第12-14页 |
(三) 大规模侵权的复杂性 | 第14-15页 |
三、大规模侵权损害赔偿的现状分析 | 第15-18页 |
(一) 实体立法上的空白 | 第15页 |
(二) 司法实践中的难点 | 第15-16页 |
(三) 现实中的困境 | 第16-18页 |
第二部分 大规模侵权损害赔偿的社会化及各主要国家的救济模式选择 | 第18-27页 |
一、大规模侵权损害赔偿社会化的理论基础 | 第18-20页 |
(一) 权利需要救济的公平正义观念 | 第18-19页 |
(二) 个人本位观到社会本位观的转变 | 第19-20页 |
(三) 利益平衡理论 | 第20页 |
二、大规模侵权损害赔偿社会化的几种实现模式及其比较 | 第20-23页 |
(一) 政府救济模式 | 第20-21页 |
(二) 社会保障模式 | 第21-22页 |
(三) 基金模式 | 第22页 |
(四) 责任保险模式 | 第22-23页 |
三、各主要国家救济模式选择 | 第23-27页 |
(一) 美国 | 第23-24页 |
(二) 德国 | 第24-25页 |
(三) 法国 | 第25页 |
(四) 日本 | 第25-27页 |
第三部分 完善我国大规模侵权损害赔偿机制 | 第27-38页 |
一、引入惩罚性赔偿制度 | 第27-30页 |
(一) 引入惩罚性赔偿的可行性分析 | 第27-28页 |
(二) 惩罚性赔偿在大规模侵权中适用的具体注意事项 | 第28-30页 |
二、完善责任保险制度 | 第30-33页 |
(一) 责任保险应用于大规模侵权的可行性分析 | 第30-31页 |
(二) 大规模侵权责任保险的具体内容 | 第31-33页 |
三、设立损害补偿基金 | 第33-38页 |
(一) 我国设立大规模侵权损害补偿基金的可行性 | 第34-35页 |
(二) 设立损害补偿基金的具体注意事项 | 第35-38页 |
结语 | 第38-39页 |
注释 | 第39-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4页 |
致谢 | 第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