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地方金融事业论文

从上海、香港和新加坡金融生态环境比较研究看上海如何建设国际金融中心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引言第9-11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14页
   ·研究的背景第11-12页
   ·研究的意义第12-14页
第二章 文献综述第14-20页
   ·国际金融中心的形成第14-16页
   ·国际金融中心的衡量第16-17页
   ·国际金融中心的发展第17-20页
第三章 理论框架第20-36页
   ·金融生态环境第20-26页
     ·金融生态环境概念的提出第20-21页
     ·金融生态环境的衡量指标第21-26页
   ·数据包络分析法第26-34页
     ·DMU 有效性的概念第27-29页
     ·有效性的衡量第29-31页
     ·C~2R 模型第31-33页
     ·模型有效性判断和经济内涵第33-34页
     ·投影分析第34页
   ·本章小结第34-36页
第四章 上海、香港和新加坡比较第36-45页
   ·数据采集和处理第36-40页
     ·《全球竞争力报告》第36-39页
     ·《全球金融中心指数》第39-40页
     ·数据处理第40页
   ·运用数据包络法分析比较第40-44页
     ·宏观经济环境比较分析第41-42页
     ·微观商业环境比较分析第42-43页
     ·金融市场比较分析第43-44页
   ·本章小结第44-45页
第五章 对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启示第45-61页
   ·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有利条件第45-47页
   ·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不足第47-54页
     ·微观商业环境第47-50页
     ·金融市场第50-54页
   ·上海今后发展的方向第54-59页
   ·本章小结第59-61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61-63页
   ·总结第61-62页
   ·展望第62-63页
参考文献第63-65页
致谢第65-66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第66-68页

论文共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购物分期贷款业务系统项目实施及管理创新
下一篇:面向通信勘察设计行业的项目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