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自治防弊下的债权人知情权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引言 | 第9-10页 |
第一章 对公司自治的检讨 | 第10-20页 |
一、公司自治局限性 | 第10-15页 |
(一) 公司自治局限性的界定 | 第10页 |
(二) 公司自治局限性的理论根源 | 第10-14页 |
(三) 公司自治局限性的现实表现 | 第14-15页 |
(四) 保留公司自治的必要性 | 第15页 |
二、现存公司自治防弊思路的梳理 | 第15-18页 |
(一) 时间序列分类 | 第16-17页 |
(二) 空间维度分类 | 第17-18页 |
三、另一种防弊思路的提出 | 第18-20页 |
第二章 债权人知情权的功能分析 | 第20-43页 |
一、债权人知情权的正当性论证 | 第20-23页 |
(一) 必要性论证 | 第20-21页 |
(二) 妥适性论证 | 第21-22页 |
(三) 区分性论证 | 第22-23页 |
二、债权人知情权的经济功能分析 | 第23-29页 |
(一) 缓解信息不对称 | 第23-25页 |
(二) 控制公司风险 | 第25-26页 |
(三) 负外部性的内在化 | 第26-29页 |
三、债权人知情权的防弊功能分析 | 第29-35页 |
(一) 引入博弈论的分析框架 | 第29-30页 |
(二) 债权人与债务人公司的博弈分析 | 第30-34页 |
(三) 中小股东与公司的博弈分析 | 第34-35页 |
四、债权人知情权应当“法定化”的解释 | 第35-39页 |
(一) 第三方效应与定价机制 | 第35-36页 |
(二) 科斯定理与交易成本 | 第36页 |
(三) 正外部性的内在化 | 第36-39页 |
五、债权人知情权与中国公司治理特殊性的契合 | 第39-43页 |
(一) 特殊的股权结构决定之 | 第39-40页 |
(二) 特殊的国情决定之 | 第40-43页 |
第三章 债权人知情权的制度构建 | 第43-59页 |
一、构建债权人知情权制度的可行性分析 | 第43-47页 |
(一) 外部的制度衔接 | 第43-44页 |
(二) 内部的成本收益分析 | 第44-47页 |
二、债权人知情权制度的具体构建 | 第47-56页 |
(一) 债权人知情权的构成要件 | 第47-51页 |
(二) 债权人知情权诉讼 | 第51-55页 |
(三) 允许合同的除外约定 | 第55-56页 |
三、降低债权人知情权之实现成本的途径 | 第56-59页 |
结论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2页 |
后记 | 第62-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