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绪论:问题的提出与文献综述 | 第7-14页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第7-11页 |
一、背景介绍 | 第7-8页 |
二、问题的提出 | 第8-9页 |
三、本文脉络 | 第9-11页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第11-12页 |
第三节 研究目的与研究方法 | 第12-14页 |
一、研究目的 | 第12-13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第一章 电视节目模式概述 | 第14-23页 |
第一节 电视节目模式的概念 | 第14-18页 |
一、国外学者的定义 | 第14页 |
二、国内学者的定义 | 第14-15页 |
三、本文观点 | 第15-18页 |
第二节 电视节目模式的核心特点 | 第18-20页 |
一、从文本角度来讲,电视节目模式是电视节目的“叙事章程” | 第18-19页 |
二、从电视节目模式的载体来讲,电视节目模式具有可复制性 | 第19-20页 |
第三节 电视节目模式的起源与现状 | 第20-23页 |
一、电视节目模式的起源 | 第20-21页 |
二、我国电视节目模式发展现状 | 第21-23页 |
第二章 电视节目模式的法律保护现状 | 第23-29页 |
第一节 国外对电视节目模式的立法保护 | 第23-24页 |
一、通过版权立法保护电视节目模式 | 第23页 |
二、通过反不正当竞争法保护电视节目模板 | 第23-24页 |
三、通过合同法保护电视节目模板 | 第24页 |
四、通过商标法、专利法保护电视节目模板 | 第24页 |
第二节 国外对电视节目模式的司法保护 | 第24-25页 |
第三节 我国对电视节目模式法律保护的缺失 | 第25-29页 |
一、国内电视节目模式产业现状:抄袭为主,购买为辅 | 第25-27页 |
二、行业自律与行政干预 | 第27-29页 |
第三章 电视节目模式符合著作权法对于客体性质的要求 | 第29-33页 |
第一节 著作权客体的特点 | 第29-30页 |
一、作品是反映一定的思想或情感的智力成果 | 第29页 |
二、作品必须具有独创性 | 第29页 |
三、作品必须具有固定性 | 第29-30页 |
四、作品必须具有可复制性 | 第30页 |
第二节 电视节目模式的著作权客体特点 | 第30-33页 |
一、电视节目模式属于智力成果 | 第30-31页 |
二、电视节目模式具有独创性 | 第31页 |
三、电视节目模式具有固定性和可复制性 | 第31-33页 |
第四章 电视节目模式成为著作权客体符合著作权扩张的本质要求 | 第33-43页 |
第一节 著作权扩张理论概述 | 第33-38页 |
一、从历史角度看,著作权一直呈现出扩张态势 | 第33-34页 |
二、著作权扩张的表现 | 第34-35页 |
三、著作权扩张的原因 | 第35-38页 |
第二节 电视节目模式具有市场开发的需求和价值 | 第38-43页 |
一、国际电视节目模式交易市场的兴起 | 第38页 |
二、电视节目模式交易市场兴起的原因 | 第38-43页 |
结语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