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代理技术的多功能IED在数字化变电站中的应用
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7页 |
第1章 引言 | 第7-13页 |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7-9页 |
·选题背景 | 第7-8页 |
·研究意义 | 第8-9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数字化变电站标准情况 | 第9页 |
·国外研究状况 | 第9-10页 |
·国内研究状况 | 第10-11页 |
·本文主要工作和结构安排 | 第11-13页 |
第2章 理论和实践基础 | 第13-23页 |
·数字化变电站及其关键技术 | 第13-17页 |
·概念及特征 | 第13页 |
·关键技术 | 第13-17页 |
·体系架构与工程规范 | 第13-14页 |
·数据采集与控制技术 | 第14-16页 |
·网络通信技术 | 第16页 |
·时钟同步技术 | 第16页 |
·信息集成与功能整合 | 第16-17页 |
·IEC 61850标准 | 第17-20页 |
·内容简介 | 第17-18页 |
·关键技术 | 第18-20页 |
·功能的分解和建模 | 第18-19页 |
·抽象通信服务接口和特定通信服务映射 | 第19页 |
·基于XML的系统集成 | 第19-20页 |
·多代理(Multi-agent)技术 | 第20-22页 |
·概念及特性 | 第20页 |
·基本结构 | 第20-21页 |
·多代理系统 | 第21-22页 |
·小结 | 第22-23页 |
第3章 数字化变电站多功能IED的研究 | 第23-39页 |
·数字化变电站功能体系分析 | 第23-25页 |
·基于多代理技术的功能管理方法 | 第25-30页 |
·基本思想 | 第25-26页 |
·代理结构和功能管理 | 第26-28页 |
·具体实施方式 | 第28-30页 |
·现有IED实现方式的问题 | 第30-31页 |
·用于三态监控的多功能IED | 第31-38页 |
·三态数据处理和功能构成 | 第32-34页 |
·通信接口和组网方案 | 第34-36页 |
·特点和优势 | 第36-38页 |
·小结 | 第38-39页 |
第4章 基于多代理技术的多功能IED的实现 | 第39-54页 |
·功能和性能需求 | 第39-41页 |
·硬件结构 | 第41-42页 |
·软件结构与功能实现 | 第42-53页 |
·运行和开发环境 | 第42-43页 |
·软件结构 | 第43-44页 |
·代理的实现 | 第44-50页 |
·代理的结构 | 第44-45页 |
·代理的通用构建过程 | 第45-50页 |
·代理间的交互与功能实现 | 第50-51页 |
·多功能IED的配置 | 第51-53页 |
·小结 | 第53-54页 |
第5章 应用实例 | 第54-65页 |
·工程概况 | 第54页 |
·系统实施 | 第54-61页 |
·总体方案 | 第54-57页 |
·系统及网络配置 | 第57-60页 |
·典型IED应用功能模型 | 第60-61页 |
·实施效果 | 第61-64页 |
·运行情况 | 第61-64页 |
·需解决的问题 | 第64页 |
·小结 | 第64-65页 |
第6章 结论 | 第65-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0页 |
致谢 | 第70-71页 |
附录:EPDA-2000系统控制器测试情况 | 第71-76页 |
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76-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