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计算机网络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

基于OTP的移动商务身份认证协议研究

致谢第1-6页
中文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9页
第9-14页
图目录第14-16页
表目录第16-17页
1 绪论第17-31页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7-20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20-26页
   ·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第26-29页
     ·研究内容第26-27页
     ·结构安排第27-29页
   ·本章小结第29-31页
2 移动商务身份认证协议的研究第31-59页
   ·身份认证协议第31-40页
     ·身份认证第31-33页
     ·身份认证技术第33-36页
     ·身份认证协议第36-40页
   ·移动商务的身份认证协议第40-46页
     ·移动商务的环境特点第40-42页
     ·移动商务的身份认证协议第42-46页
   ·密码体制第46-57页
     ·密码体制第46-49页
     ·ECC的基本原理第49-54页
     ·ECC的性能分析第54-57页
   ·分析与结论第57-58页
   ·本章小结第58-59页
3 OTP认证机制的研究第59-75页
   ·OTP认证机制的实现机理第59-64页
     ·OTP认证机制的基本原理第59页
     ·OTP的生成算法第59-64页
   ·OTP认证机制的分类第64-67页
     ·基于事件同步(Event Synchronization)的OTP认证机制第64-65页
     ·基于时间同步(Time Synchronization)的OTP认证机制第65页
     ·基于挑战/应答(Challenge/Response)的OTP认证机制第65-67页
   ·OTP认证机制的安全性分析第67-68页
   ·现有OTP认证方案的安全性分析第68-73页
     ·传统商务的OTP认证方案第68-70页
     ·移动商务的OTP认证方案第70-73页
   ·分析与结论第73-74页
   ·本章小结第74-75页
4 基于OTP的移动商务身份认证协议MCIA的设计第75-97页
   ·MCIA协议的设计思路第75-76页
   ·MCIA协议的流程设计第76-81页
     ·注册阶段流程设计第77-78页
     ·登录阶段(认证阶段)流程设计第78-79页
     ·逻辑流程设计第79-81页
   ·MCIA协议的安全性分析第81页
   ·基于串空间方法的MCIA协议形式化分析第81-94页
     ·认证协议的形式化分析方法第82-85页
     ·串空间方法的理论框架第85-90页
     ·基于串空间理论的认证测试方法第90-91页
     ·基于认证测试方法的MCIA协议证明第91-94页
   ·分析与结论第94-95页
   ·本章小结第95-97页
5 基于Opnet的MCIA协议仿真与性能分析第97-143页
   ·Opnet概述第97-111页
     ·Opnet主要特性及仿真流程第97-101页
     ·Opnet核心函数第101-105页
     ·Opnet无线建模第105-111页
   ·MCIA协议的仿真建模第111-117页
     ·进程建模第111-115页
     ·节点建模第115-117页
     ·网络建模第117页
   ·MCIA协议的仿真实现第117-124页
     ·MCIA协议的仿真参数设定第118-119页
     ·MCIA协议的仿真统计变量设计第119-120页
     ·MCIA协议的仿真结果分析第120-124页
   ·与EasyUID、OTP认证机制的仿真对比第124-136页
     ·仿真比较结果第124-128页
     ·不同处理能力下的仿真比较第128-131页
     ·增加干扰节点后的仿真比较第131-134页
     ·增加客户端节点后的仿真比较第134-136页
   ·MCIA协议的攻击仿真分析第136-138页
   ·仿真结果总结第138-140页
   ·分析与结论第140页
   ·本章小结第140-143页
6 结束语第143-147页
   ·研究结论第143-144页
   ·创新点第144页
   ·未来研究展望第144-147页
参考文献第147-155页
附录A 椭圆曲线生成的代码第155-158页
附录B 单向散列函数SHA-1的代码第158-162页
附录C MCIA协议进程模型的部分代码第162-165页
作者简历第165-169页
学位论文数据集第169页

论文共1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信任机制的多Agent系统协同研究
下一篇:因特网与无线局域网若干模型与关键算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