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中地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层序格架内储层特征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1章 引言 | 第9-16页 |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层序地层学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川中勘探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研究内容及研究思路 | 第13-14页 |
·研究内容 | 第13页 |
·研究思路 | 第13-14页 |
·完成的工作量 | 第14-15页 |
·论文主要认识 | 第15-16页 |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 第16-25页 |
·构造背景 | 第16-18页 |
·地层特征 | 第18-21页 |
·接触关系 | 第21-22页 |
·沉积盆地演化 | 第22-25页 |
第3章 层序地层学特征 | 第25-39页 |
·层序地层划分方案 | 第25-27页 |
·层序界面特征及识别标志 | 第27-32页 |
·地表露头层序界面特征及识别标志 | 第27-30页 |
·地震剖面层序界面特征及识别标志 | 第30-31页 |
·测井层序界面特征及识别标志 | 第31-32页 |
·最大洪泛面特征及识别标志 | 第32-33页 |
·各级次层序的基本特征 | 第33-38页 |
·SQ1(须二段下部)层序特征 | 第33-34页 |
·SQ2(须二段上部-须三段顶)层序特征 | 第34页 |
·S Q3(须四段-须五段下部)层序特征 | 第34-35页 |
·S Q4(须五段中下部)层序特征 | 第35-36页 |
·SQ5(须五段上部)层序特征 | 第36-38页 |
·SQ6(须六段)层序特征 | 第38页 |
·层序地层格架对比 | 第38-39页 |
第4章 沉积相特征及展布模式 | 第39-56页 |
·沉积相标志 | 第39-44页 |
·沉积相划分及基本特征 | 第44-50页 |
·辫状河三角洲相 | 第44-49页 |
·湖泊相 | 第49-50页 |
·沉积相展布特征 | 第50-56页 |
·沉积相边界的划分依据 | 第51-52页 |
·沉积相的基本展布特点 | 第52-56页 |
第5章 层序格架内储层特征 | 第56-77页 |
·层序格架内砂体特征 | 第56页 |
·储层岩石学特征 | 第56-59页 |
·主要砂岩类型 | 第56-59页 |
·填隙物特征 | 第59页 |
·岩石类型的空间分布 | 第59页 |
·层序内储集砂体物性特征 | 第59-70页 |
·孔渗特征 | 第59-65页 |
·孔渗关系 | 第65-66页 |
·层序格架内物性特征 | 第66-68页 |
·储层的孔隙类型特征 | 第68-70页 |
·储层发育影响因素分析 | 第70-77页 |
·沉积作用的影响 | 第70-73页 |
·成岩作用及其对储层的影响 | 第73-76页 |
·构造作用对储层起建设性作用 | 第76-77页 |
结论 | 第77-79页 |
致谢 | 第79-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8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