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三煤矿西翼8煤水文地质特征研究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4页 |
| 引言 | 第14-15页 |
| 1 绪论 | 第15-20页 |
| ·课题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5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 ·本文研究内容、方法 | 第17-18页 |
| ·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 ·研究方法 | 第18页 |
| ·主要完成工作量 | 第18-20页 |
| 2 研究区地质概况 | 第20-31页 |
| ·矿井位置及交通 | 第20-21页 |
| ·地层及煤层 | 第21-24页 |
| ·地层 | 第21-23页 |
| ·煤层 | 第23-24页 |
| ·区域构造及矿井构造 | 第24-26页 |
| ·区域构造 | 第24-25页 |
| ·矿井构造 | 第25-26页 |
| ·区域水文地质及矿井水文地质 | 第26-31页 |
| ·区域水文地质 | 第26页 |
| ·矿井水文地质概况 | 第26-31页 |
| 3 西翼主要含隔水层沉积分布特征及含隔水性 | 第31-44页 |
| ·西翼"中隔"沉积特征及含隔水性 | 第31-33页 |
| ·"中隔"沉积特征 | 第31-32页 |
| ·"中隔"隔水性 | 第32-33页 |
| ·西翼"下含"沉积特征及含隔水性 | 第33-35页 |
| ·"下含"沉积特征 | 第33-35页 |
| ·"下含"富水性分析 | 第35页 |
| ·西翼"基岩风化带"沉积特征及含隔水性 | 第35-39页 |
| ·西翼8煤上覆基岩柱沉积特征及隔水能力 | 第39-40页 |
| ·西翼8煤顶底板沉积特征 | 第40-43页 |
| ·岩性特征 | 第40-41页 |
| ·分布特征 | 第41-42页 |
| ·岩层组合类型 | 第42-43页 |
| ·小结 | 第43-44页 |
| 4 西翼8煤矿坑充水水源及构造控水性分析 | 第44-62页 |
| ·矿井水文地质特征 | 第44-52页 |
| ·含水层地下水动态变化特征 | 第44-47页 |
| ·地下水的补、迳、排条件及各含水层间水力联系 | 第47-48页 |
| ·矿井水化学特征 | 第48-52页 |
| ·西翼8煤矿坑充水水源分析 | 第52-53页 |
| ·构造控水性分析 | 第53-60页 |
| ·地质构造展布特征 | 第54-56页 |
| ·断层的导、含水性分析 | 第56-59页 |
| ·陷落柱 | 第59-60页 |
| ·小结 | 第60-62页 |
| 5 西翼8煤采动影响下顶底板破坏规律 | 第62-76页 |
| ·灰色BP神经网络预测导水裂隙带高度 | 第62-68页 |
| ·导水裂隙带发育影响因素 | 第62页 |
| ·灰色BP神经网络预算模型基本原理 | 第62-63页 |
| ·预测样本的选取 | 第63-64页 |
| ·网络的建立、训练及检验 | 第64-67页 |
| ·预测计算结果 | 第67-68页 |
| ·数值模拟分析底板破坏规律 | 第68-73页 |
| ·FLAC程序概述 | 第68页 |
| ·模型的建立和本构关系的选择 | 第68-71页 |
| ·模拟结果分析 | 第71-73页 |
| ·规程计算"两带"高度 | 第73-75页 |
| ·覆岩破坏探测 | 第75页 |
| ·小结 | 第75-76页 |
| 6 西翼8煤层顶底板砂岩含水层富水性分析 | 第76-93页 |
| ·灰色模糊综合评价方法 | 第76-78页 |
| ·评价指标及其统计分析 | 第78-83页 |
| ·断裂构造 | 第78-80页 |
| ·冲洗液漏失量 | 第80页 |
| ·砂岩总厚 | 第80-82页 |
| ·钻孔取芯率 | 第82-83页 |
| ·富水性分区评价 | 第83-91页 |
| ·权重的计算 | 第83-85页 |
| ·因素集的确定 | 第85页 |
| ·评语集的确定 | 第85-87页 |
| ·白化函数的确定 | 第87-88页 |
| ·灰色模糊运算 | 第88页 |
| ·确定砂岩富水性等级 | 第88-91页 |
| ·小结 | 第91-93页 |
| 7 涌水量预测 | 第93-105页 |
| ·矿井西翼涌水量预测 | 第93-101页 |
| ·概述 | 第93-94页 |
| ·二次参数拟合的GM(1,1)模型求解方法 | 第94-95页 |
| ·Markov预报模型 | 第95-97页 |
| ·西翼涌水量预测 | 第97-101页 |
| ·西翼8煤涌水量预算 | 第101-103页 |
| ·涌水量计算范围、方法及公式选择 | 第101-102页 |
| ·涌水量预算 | 第102-103页 |
| ·西翼8煤顶底板砂岩水防治对策 | 第103-104页 |
| ·小结 | 第104-105页 |
| 结论 | 第105-107页 |
| 参考文献 | 第107-110页 |
| 致谢 | 第110-111页 |
| 作者简介 | 第11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