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Summary | 第4-8页 |
| 前言 | 第8-9页 |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9-21页 |
| ·植物源农药活性成分研究 | 第9-13页 |
| ·植物源农药活性物质提取与分离 | 第9-10页 |
| ·植物源农药活性成分的研究 | 第10-13页 |
| ·植物源农药制剂的加工及应用 | 第13-17页 |
| ·植物源农药的开发现状 | 第13-15页 |
| ·植物源农药加工应用研究 | 第15-17页 |
| ·苍耳在农药方面的研究进展 | 第17页 |
| ·植物源农药加工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第17-18页 |
| ·植物源农药今后发展趋势 | 第18-19页 |
| ·本文研究内容与目标 | 第19-20页 |
| ·技术路线 | 第20-21页 |
| 第二章 苍耳素的提取及分离纯化路线筛选研究 | 第21-27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21-23页 |
| ·供试材料 | 第21页 |
| ·试验方法 | 第21-23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23-25页 |
| ·三溶剂分离法 | 第23-24页 |
| ·六溶剂分离法 | 第24-25页 |
| ·两种分离工艺比较 | 第25页 |
| ·讨论 | 第25-27页 |
| 第三章 30%苍耳素乳油加工配方筛选及加工工艺研究 | 第27-34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27-30页 |
| ·材料 | 第27页 |
| ·试验方法 | 第27-30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30-33页 |
| ·有效成分含量的确定 | 第30页 |
| ·溶剂和助溶剂的选择 | 第30页 |
| ·乳化剂筛选 | 第30-31页 |
| ·紫外保护剂筛选 | 第31页 |
| ·30%苍耳素乳油加工小试配方研究 | 第31-32页 |
| ·30%苍耳素乳油加工标准配方确定 | 第32页 |
| ·30%苍耳素乳油加工工艺 | 第32-33页 |
| ·讨论 | 第33-34页 |
| 第四章 30%苍耳素乳油制剂加工及中试产品质量检测 | 第34-43页 |
| ·材料与仪器 | 第34页 |
| ·材料与菌种 | 第34页 |
| ·药品与仪器 | 第34页 |
| ·苍耳素乳油中试加工工艺研究 | 第34-39页 |
| ·苍耳素乳油中试加工工艺流程图 | 第34-37页 |
| ·乳油质量检测方法 | 第37-39页 |
| ·结果分析 | 第39-42页 |
| ·中试加工工艺 | 第39-40页 |
| ·乳油质量检测结果 | 第40-42页 |
| ·讨论 | 第42-43页 |
| 第五章 30%苍耳素乳油室内及田间药效评价 | 第43-50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43-45页 |
| ·供试药剂 | 第43页 |
| ·供试病菌 | 第43页 |
| ·30%苍耳素乳油对供试病菌的药效评价方法 | 第43-45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45-48页 |
| ·30%苍耳素乳油对供试病菌的室内毒力测定结果 | 第45-46页 |
| ·离体组织测定 | 第46-47页 |
| ·田间药效试验 | 第47-48页 |
| ·结论与讨论 | 第48-50页 |
|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 第50-54页 |
| ·主要结论 | 第50-51页 |
| ·问题与讨论 | 第51-53页 |
| ·苍耳抑菌活性成分的分离纯化 | 第51页 |
| ·关于苍耳素乳油加工 | 第51-52页 |
| ·植物源农药苍耳素乳油小试及中试加工 | 第52-53页 |
| ·创新点 | 第53-54页 |
| 致谢 | 第54-55页 |
| 参考文献 | 第55-61页 |
| 附录 图版 | 第61-65页 |
| 作者简介 | 第65-66页 |
| 导师简介 | 第66-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