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3页 |
| Abstract | 第3-4页 |
| 中文文摘 | 第4-8页 |
| 目录 | 第8-11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1-17页 |
| ·选题的理由 | 第11-14页 |
| ·心理因素在网球竞技中的有着特别重要作用 | 第11页 |
| ·人格特征是网球运动员的心理素质之一和心理选材的重要指标 | 第11-12页 |
| ·青少年网球运动员处于心理的可变和可塑期,极需探究和挖掘 | 第12-13页 |
| ·我国竞技网球突飞猛进,青少年队伍的训练与培养迫在眉睫 | 第13页 |
| ·为运动心理学,特别是网球运动心理训练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 第13-14页 |
| ·选题意义 | 第14-17页 |
| ·理论意义 | 第14-15页 |
| ·实践意义 | 第15-17页 |
| 第2章 文献综述 | 第17-27页 |
| ·关于人格特征的文献综述 | 第17-21页 |
| ·概述 | 第17-18页 |
| ·国外的相关研究现状 | 第18-20页 |
| ·国内运动员人格研究综述 | 第20-21页 |
| ·人格与运动表现的关系研究综述 | 第21-22页 |
| ·心境状态与运动表现关系研究综述 | 第22-25页 |
| ·心境状态的概念与测量 | 第22-23页 |
| ·体育锻炼与心境状态的研究综述 | 第23-24页 |
| ·合境状态与运动监控的研究综述 | 第24-25页 |
| ·关于运动表现的研究综述 | 第25-27页 |
| 第3章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第27-31页 |
| ·研究对象 | 第27页 |
| ·研究方法 | 第27-28页 |
| ·文献资料法 | 第27页 |
| ·心理测量法 | 第27页 |
| ·实地考察法 | 第27页 |
| ·数理统计法 | 第27页 |
| ·逻辑分析法 | 第27-28页 |
| ·研究工具 | 第28-31页 |
| ·艾森克人格问卷 | 第28页 |
| ·简式POMS量表 | 第28-29页 |
| ·网球运动表现评价量表 | 第29页 |
| ·施测 | 第29页 |
| ·方法与统计 | 第29-31页 |
| 第4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 | 第31-43页 |
| ·青少年网球运动员人格特征、心境状态与运动表现的基本情况分析 | 第31-35页 |
| ·青少年网球运动员人格特征、心境状态与运动表现的性别比较 | 第31页 |
| ·青少年网球运动员人格特征、心境状态与运动表现的年龄比较 | 第31-32页 |
| ·青少年网球运动员人格特征、心境状态与运动表现的运动等级(技能水平)比较 | 第32-33页 |
| ·青少年网球运动员人格特征、心境状态与运动表现的主力与非主力的比较 | 第33-35页 |
| ·青少年网球运动员人格特征、心境状态与运动表现、各因素 perason相关分析 | 第35-39页 |
| ·人格特征和心境状态对运动表现影响的验证分析 | 第39-43页 |
| ·模型的理论依据 | 第39页 |
| ·人格特征、心境状态对运动表现的影响回归分析 | 第39-43页 |
| 第5章 分析与讨论 | 第43-51页 |
| ·青少年网球运动员人格特征、心境状态与运动表现的基本特征分析 | 第43-48页 |
| ·青少年网球运动员人格特征基本特征分析 | 第43-44页 |
| ·青少年网球运动员心境状态的基本特征分析 | 第44-46页 |
| ·青少年网球运动员运动表现的基本特征分析 | 第46-48页 |
| ·青少年网球运动员人格特征、心境状态与运动表现的相关分析 | 第48页 |
| ·青少年网球运动员人格特征、心境状态对运动表现的影响分析 | 第48-51页 |
|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 第51-57页 |
| ·结论 | 第51-52页 |
| ·建议 | 第52-57页 |
| 第7章 局限与展望 | 第57-59页 |
| 附录 | 第59-65页 |
| 参考文献 | 第65-69页 |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第69-71页 |
| 致谢 | 第71-73页 |
| 个人简历 | 第73-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