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10页 |
| ABSTRACT | 第10-12页 |
| 1 前言 | 第12-22页 |
| ·烟草花叶病毒研究概况 | 第12-14页 |
| ·烟草花叶病毒的危害 | 第12页 |
| ·烟草花叶病毒的基因组结构 | 第12-13页 |
| ·烟草花叶病毒的防治 | 第13-14页 |
| ·植物源抗病毒剂研究现状 | 第14-17页 |
| ·植物源抗病毒剂的来源 | 第15页 |
| ·植物源抗病毒剂的抗病毒活性 | 第15-16页 |
| ·植物源抗病毒剂的抗病毒机制 | 第16-17页 |
| ·绿色荧光蛋白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在抗病毒研究上的应用 | 第17-19页 |
| ·绿色荧光蛋白的生物学特性 | 第17-18页 |
| ·绿色荧光蛋白在抗病毒研究上的应用 | 第18-19页 |
| ·抗植物病毒活性物质研究存在的问题 | 第19-20页 |
| ·本研究的意义 | 第20-22页 |
| 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22-35页 |
| ·供试材料 | 第22-23页 |
| ·菌株和质粒 | 第22页 |
| ·供试寄主 | 第22页 |
| ·供试药剂材料 | 第22页 |
| ·供试毒源 | 第22页 |
| ·主要仪器与试剂 | 第22-23页 |
| ·引物设计 | 第23页 |
| ·实验方法 | 第23-35页 |
| ·鸦胆子素D 的提取与分离 | 第23-24页 |
| ·鸦胆子素D 对烟草植株中TMV 的增殖及运动的抑制作用测定 | 第24-26页 |
| ·PCR 检测转化质粒后的农杆菌EH105 | 第24页 |
| ·农杆菌浸润法注射本氏烟 | 第24-26页 |
| ·鸦胆子素D 对烟草叶肉细胞中TMV 增值的抑制测定 | 第26页 |
| ·RT-PCR 检测鸦胆子素D 处理对烟草叶片中TMV-CP 基因及GFP 基因表达的影响 | 第26-28页 |
| ·植物总RNA 的提取 | 第26-27页 |
| ·cDNA 的合成 | 第27页 |
| ·PCR 扩增目的基因 | 第27-28页 |
| ·Western blot 检测鸦胆子素D 处理对烟草中TMV-CP、GFP 表达的影响 | 第28-29页 |
| ·鸦胆子素D 对烟草原生质体中TMV 增殖的抑制作用 | 第29-34页 |
| ·质粒的扩大培养 | 第29-31页 |
| ·烟草叶肉原生质体的分离 | 第31-32页 |
| ·质粒DNA 转化到烟草原生质体细胞 | 第32-34页 |
| ·鸦胆子素D 对普通烟草中TMV 的抑制效果 | 第34-35页 |
| 3. 结果与分析 | 第35-51页 |
| ·鸦胆子素D 的提取与分离 | 第35页 |
| ·鸦胆子素D对烟草植株中TMV的增殖及运动的抑制效果 | 第35-40页 |
| ·农杆菌菌液PCR 检测结果 | 第35-36页 |
| ·鸦胆子素D 对烟草植株中TMV 的增殖及运动的抑制效果 | 第36-40页 |
| ·不同时间Brucein D 对烟草植株中TMV 的增殖及运动的抑制效果 | 第36-37页 |
| ·不同浓度的Brucein D 对烟草植株中TMV 增殖及运动的抑制效果 | 第37-40页 |
| ·Brucein D 抑制TMV 增殖及运动的时效性 | 第40页 |
| ·鸦胆子素D 对烟草叶肉细胞中TMV 增殖的抑制效果 | 第40-41页 |
| ·RT-PCR 检测鸦胆子素D 处理对TMV-CP 基因及标记蛋白GFP 基因在烟草新生叶中的表达 | 第41-42页 |
| ·鸦胆子素D 抑制TMV-CP 和GFP 在烟草叶片中的表达 | 第42-43页 |
| ·鸦胆子素D 对烟草原生质体中TMV 增殖的抑制作用 | 第43-49页 |
| ·烟草叶肉原生质体的制备 | 第43-47页 |
| ·酶解时间对原生质体产率的影响 | 第44-45页 |
| ·不同生理的叶片对原生质体产率的影响 | 第45-46页 |
| ·真空抽滤对原生质体产率的影响 | 第46页 |
| ·酶解液的pH 值对原生质体产率的影响 | 第46-47页 |
| ·质粒DNA 转化烟草原生质体 | 第47-49页 |
| ·PEG4000 浓度的选择 | 第47-48页 |
| ·PEG4000 介导的质粒转化烟草原生质体 | 第48-49页 |
| ·鸦胆子素D 对普通烟草植株TMV 的抑制效果 | 第49-51页 |
| 4. 讨论 | 第51-54页 |
| 5. 全文总结 | 第54-55页 |
| 参考文献 | 第55-61页 |
| 所用主要试剂与缓冲液配方 | 第61-64页 |
| 致谢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