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2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2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2-15页 |
·研究背景 | 第12-14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4-15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5-19页 |
·国内外信息安全的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国内外信息安全评价的研究现状 | 第17-18页 |
·国内外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现状 | 第18-19页 |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19-22页 |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9页 |
·研究创新点 | 第19-20页 |
·研究方法及思路 | 第20-22页 |
第2章 企业信息化数据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相关理论及方法 | 第22-33页 |
·相关概念及理论 | 第22-31页 |
·企业信息化 | 第22-23页 |
·数据安全 | 第23-27页 |
·安全评价 | 第27-29页 |
·指标体系 | 第29-31页 |
·指标权重确定方法 | 第31页 |
·指标体系评价方法 | 第31-32页 |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3章 企业信息化数据安全影响因素分析 | 第33-42页 |
·企业信息化数据安全事故的特点 | 第33页 |
·企业信息化数据安全影响因素的分析 | 第33-38页 |
·宏观因素 | 第34-35页 |
·微观因素 | 第35-38页 |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理论框架 | 第38-41页 |
·压力一状态一响应模型概述 | 第39页 |
·PSR 模型在数据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中的应用 | 第39-40页 |
·利用PSR 模型初步选择指标 | 第40-41页 |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4章 企业信息化数据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第42-62页 |
·企业信息化数据安全评价要素的构成 | 第42页 |
·评价指标的选取方法和选取程序 | 第42-44页 |
·评价指标的选取方法 | 第42-43页 |
·评价指标的选取程序 | 第43-44页 |
·评价指标的内容及层次结构模型 | 第44-46页 |
·评价指标的内容 | 第44-45页 |
·评价指标的层次结构模型 | 第45-46页 |
·评价指标的分析 | 第46-61页 |
·实体与环境安全 | 第47-49页 |
·系统安全 | 第49-51页 |
·数据存储安全 | 第51-53页 |
·数据传输安全 | 第53-56页 |
·人员安全 | 第56-58页 |
·管理安全 | 第58-61页 |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第5章 企业信息化数据安全评价模型的构建 | 第62-79页 |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第62-70页 |
·方法的选择 | 第62页 |
·层次分析法 | 第62-64页 |
·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 | 第64-70页 |
·评价方法的确定 | 第70-74页 |
·评价方法的选择 | 第70页 |
·模糊综合评价法 | 第70-73页 |
·模糊合成算子的选择 | 第73-74页 |
·企业信息化数据安全评价模型的构建 | 第74-78页 |
·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数据安全评价模型 | 第74-77页 |
·企业信息化数据安全评价基准的确定 | 第77-78页 |
·本章小结 | 第78-79页 |
第6章 实例分析 | 第79-89页 |
·企业概况 | 第79-80页 |
·企业信息化数据安全水平评价 | 第80-87页 |
·数据来源分析 | 第80页 |
·企业数据安全水平的综合评价 | 第80-85页 |
·企业数据安全水平评价结论及分析 | 第85-87页 |
·数据安全建设的建议和对策 | 第87-88页 |
·本章小结 | 第88-89页 |
结论 | 第89-90页 |
参考文献 | 第90-93页 |
附录 | 第93-10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00-101页 |
致谢 | 第101-102页 |
详细摘要 | 第102-10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