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一章绪论 | 第11-19页 |
1.1引言 | 第11页 |
1.2氧还原反应(ORR) | 第11-12页 |
1.3ORR催化剂研究现状 | 第12-17页 |
1.3.1Pt基催化剂 | 第12-13页 |
1.3.2过渡金属氧化物 | 第13-14页 |
1.3.3非金属催化剂 | 第14-15页 |
1.3.4含过渡金属的氮掺杂碳材料 | 第15-17页 |
1.4论文选题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17-19页 |
第二章N和少量Fe共掺杂的多孔石墨的制备及其在碱性和酸性介质中氧还原性能研究 | 第19-35页 |
2.1引言 | 第19-20页 |
2.2实验部分 | 第20-23页 |
2.2.1实验试剂与仪器 | 第20-21页 |
2.2.2材料制备 | 第21-22页 |
2.2.3工作电极的制备 | 第22页 |
2.2.4电化学表征及物理表征 | 第22-23页 |
2.3结果与讨论 | 第23-34页 |
2.3.1表面结构及石墨化程度分析 | 第23-25页 |
2.3.2XPS分析 | 第25-27页 |
2.3.3ORR性能分析 | 第27-34页 |
2.3.3.1碱性介质中ORR性能分析 | 第27-29页 |
2.3.3.2Fe和热解温度对ORR性能影响分析 | 第29页 |
2.3.3.3ORR转移电子数(n)分析 | 第29-30页 |
2.3.3.4抗甲醇和CO性能及稳定性分析 | 第30-32页 |
2.3.3.5酸性介质中的ORR性能及稳定性分析 | 第32-34页 |
2.4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三章N和少量Fe共掺杂多孔石墨空心球的制备及其在碱性和酸性介质中氧还原性能研究 | 第35-49页 |
3.1引言 | 第35-36页 |
3.2实验部分 | 第36-38页 |
3.2.1试剂与仪器 | 第36-37页 |
3.2.2材料制备 | 第37页 |
3.2.3工作电极的制备 | 第37-38页 |
3.2.4电化学表征及物理表征 | 第38页 |
3.3结果与讨论 | 第38-48页 |
3.3.1表面结构及石墨化程度分析 | 第38-40页 |
3.3.2XPS分析 | 第40-41页 |
3.3.3ORR性能分析 | 第41-48页 |
3.3.3.1碱性介质中ORR性能分析 | 第41-43页 |
3.3.3.2Fe和热解温度对ORR性能影响分析 | 第43-44页 |
3.3.3.3ORR电子转移数(n)分析 | 第44-45页 |
3.3.3.4抗CO和甲醇性能及循环稳定性 | 第45-47页 |
3.3.3.5酸性介质中ORR性能及稳定性分析 | 第47-48页 |
3.4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四章少量Fe、N共掺杂多孔石墨空心半球的制备及其在碱性和酸性介质中氧还原性能研究 | 第49-68页 |
4.1引言 | 第49-50页 |
4.2实验部分 | 第50-52页 |
4.2.1试剂与仪器 | 第50-51页 |
4.2.2材料制备 | 第51-52页 |
4.2.3工作电极的制备 | 第52页 |
4.2.4电化学表征及物理表征 | 第52页 |
4.3结果与讨论 | 第52-66页 |
4.3.1NFe-HG的合成图解 | 第52-53页 |
4.3.2表面结构及石墨化程度分析 | 第53-56页 |
4.3.3XPS分析 | 第56-57页 |
4.3.4ORR性能分析 | 第57-66页 |
4.3.4.1碱性介质中的ORR性能分析 | 第57-59页 |
4.3.4.2Fe和三聚氰胺的用量及碳化温度对ORR性能影响分析 | 第59-61页 |
4.3.4.3ORR电子转移数(n)分析 | 第61页 |
4.3.4.4抗CO,抗甲醇和循环稳定性分析 | 第61-64页 |
4.3.4.5酸性介质中ORR性能和循环稳定性分析 | 第64-66页 |
4.4本章小结 | 第66-68页 |
第五章结论与展望 | 第68-70页 |
5.1结论 | 第68-69页 |
5.2展望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89页 |
致谢 | 第89-9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 | 第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