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发生学的景观生态分类探讨及在新疆地区的应用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8页 |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0页 |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0-15页 |
·关于景观的概念 | 第10-11页 |
·国外景观生态分类的研究进展 | 第11-13页 |
·国内景观生态分类的研究进展 | 第13-15页 |
·研究目标和内容 | 第15-16页 |
·主要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技术路线 | 第17-18页 |
第二章 景观生态分类的原则和指标 | 第18-34页 |
·景观生态分类的原则 | 第18-20页 |
·景观的尺度和等级 | 第18页 |
·景观生态分类的概念 | 第18-19页 |
·景观生态分类的原则 | 第19-20页 |
·景观生态分类指标 | 第20-22页 |
·景观组成要素的分析 | 第20-21页 |
·景观生态分类指标的选取 | 第21-22页 |
·气候分类的指标和体系的选取 | 第22-25页 |
·气候分类的指标和体系 | 第22-23页 |
·气候分类指标的确定 | 第23-25页 |
·地貌分类体系的选取与建立 | 第25-26页 |
·地貌分类体系 | 第25-26页 |
·地貌分类的确定 | 第26页 |
·生态系统的选择和建立 | 第26-34页 |
·生态系统分类体系 | 第26-29页 |
·生态系统分类的确定 | 第29-30页 |
·全球陆地自然生态系统景观 | 第30-34页 |
第三章 景观生态分类体系 | 第34-38页 |
·景观生态分类体系 | 第34页 |
·景观类型的命名方法 | 第34-35页 |
·全球陆地景观的地域分异 | 第35-36页 |
·纬度地带性分异 | 第35页 |
·经度地带性分异 | 第35页 |
·垂直地带性分异 | 第35-36页 |
·景观生态类型的判别 | 第36-38页 |
第四章 新疆地区的概况与研究方法 | 第38-52页 |
·研究区概况 | 第38-41页 |
·自然地理条件 | 第38-40页 |
·社会经济状况 | 第40-41页 |
·研究方法 | 第41页 |
·总体思路 | 第41页 |
·数据来源 | 第41页 |
·新疆景观的形成 | 第41-42页 |
·气候生物过程 | 第41页 |
·地质地貌过程 | 第41-42页 |
·新疆景观生态分类体系 | 第42-48页 |
·景观生态分类的一级指标—气候 | 第42-44页 |
·景观生态分类的二级指标—地貌 | 第44-46页 |
·景观生态分类的三级指标—生态系统 | 第46-48页 |
·新疆景观类型 | 第48-52页 |
·新疆景观编码设计说明 | 第48-51页 |
·新疆景观的地域分异 | 第51-52页 |
第五章 结论及展望 | 第52-54页 |
·主要结论 | 第52-53页 |
·特色之处 | 第53页 |
·讨论及展望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60页 |
致谢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