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污水培养高脂肪二形栅藻的研究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1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1-26页 |
| ·课题背景 | 第11-12页 |
| ·水资源现状及污染情况 | 第11页 |
| ·能源问题 | 第11-12页 |
| ·藻类净化污水的技术原理 | 第12-15页 |
| ·藻类自身净化污水原理 | 第12-14页 |
| ·菌藻共生系统 | 第14-15页 |
| ·藻类净化污水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5-18页 |
| ·高效藻类塘 | 第15页 |
| ·“活性藻”技术 | 第15-16页 |
| ·固定化藻细胞污水处理技术 | 第16-18页 |
| ·以藻类为原料生产生物柴油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8-19页 |
| ·藻种选育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9-23页 |
| ·选择育种 | 第20-21页 |
| ·化学方法育种 | 第21页 |
| ·物理方法育种 | 第21-22页 |
| ·生物学方法育种 | 第22-23页 |
| ·课题研究目的及内容 | 第23-26页 |
| ·课题来源及研究目的 | 第23-24页 |
|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 第24-26页 |
| 第2章 实验材料和方法 | 第26-32页 |
| ·实验装置 | 第26-27页 |
| ·课题组三级藻菌生物转盘小试装置 | 第26页 |
| ·实验小试装置 | 第26-27页 |
| ·实验用水及水质 | 第27-28页 |
| ·实验材料 | 第28-29页 |
| ·实验藻种 | 第28页 |
| ·培养基 | 第28-29页 |
| ·实验仪器与设备 | 第29-30页 |
| ·实验方法 | 第30-32页 |
| ·藻种的保存与扩大培养 | 第30页 |
| ·实验分析项目及检测方法 | 第30-32页 |
| 第3章 藻种的筛选 | 第32-38页 |
| ·盐藻淡水驯化 | 第32-33页 |
| ·藻种对污水耐受性分析 | 第33-34页 |
| ·实验前期准备 | 第34-36页 |
| ·二形栅藻在SE中的生长情况 | 第34-35页 |
| ·二形栅藻最大吸收波长 | 第35-36页 |
| ·标准曲线绘制 | 第36页 |
| ·本章小结 | 第36-38页 |
| 第4章 不同环境条件下藻种生长情况的研究 | 第38-55页 |
| ·不同浓度氮源对藻种的影响分析 | 第38-45页 |
| ·氨态氮 | 第38-40页 |
| ·硝态氮 | 第40-42页 |
| ·尿素 | 第42-44页 |
| ·最优无机氮源考察 | 第44-45页 |
| ·磷浓度对藻种的影响 | 第45-47页 |
| ·有机碳浓度对藻种的影响 | 第47-48页 |
| ·光照对藻种的影响研究 | 第48-53页 |
| ·光照强度对藻种的影响 | 第48-51页 |
| ·光照周期对藻种的影响 | 第51-53页 |
| ·本章小结 | 第53-55页 |
| 第5章 不同污水培养二形栅藻的研究 | 第55-66页 |
| ·不同污水样品水质情况对比分析 | 第55-56页 |
| ·初沉池出水培养二形栅藻的研究 | 第56-58页 |
| ·二级生物反应池出水培养二形栅藻的研究 | 第58-60页 |
| ·三级生物反应池膜出水培养二形栅藻的研究 | 第60-62页 |
| ·污水培养二形栅藻生产脂肪的可行性分析 | 第62-65页 |
|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 结论 | 第66-68页 |
| 参考文献 | 第68-76页 |
| 致谢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