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曲柳(Fraxinus mandshurica Rupr.)不定芽发生体系与发育机理的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5页 |
| 1 绪论 | 第15-30页 |
| ·植物组织培养概述 | 第15-16页 |
| ·植物组织培养的理论基础 | 第15-16页 |
| ·植物组织培养再生植株的主要途径 | 第16页 |
| ·植物不定芽再生的影响因素 | 第16-20页 |
| ·植物不定芽再生过程中的组织化学定位 | 第20-22页 |
| ·植物不定芽发育过程中的生理生化动态 | 第22-23页 |
| ·植物不定芽发育过程中的内源激素变化动态 | 第23-24页 |
| ·植物不定芽发育过程中的基因差异表达 | 第24页 |
| ·白蜡属树种组织培养研究现状 | 第24-27页 |
| ·不定芽发生再生植株 | 第24-26页 |
| ·腋芽增殖再生植株 | 第26页 |
| ·体细胞胚发生再生植株 | 第26-27页 |
| ·水曲柳繁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第27-28页 |
| ·本项研究的意义 | 第28-30页 |
| 2 水曲柳不定芽快速繁殖系统的建立 | 第30-53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30-32页 |
| ·培养材料准备 | 第30页 |
| ·诱导培养 | 第30页 |
| ·不定芽的伸长培养 | 第30-31页 |
| ·不定芽的生根培养 | 第31页 |
| ·小植株的炼苗与移栽 | 第31页 |
| ·数据的收集与处理 | 第31-32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32-45页 |
| ·不定芽的诱导培养 | 第32-38页 |
| ·不定芽的后期生长促进 | 第38-44页 |
| ·不定芽生根培养及小植株的驯化 | 第44-45页 |
| ·讨论 | 第45-51页 |
| ·不同母树来源的差异 | 第45-47页 |
| ·培养基的作用 | 第47页 |
| ·外源激素的作用 | 第47-48页 |
| ·低温处理对不定芽伸长的作用 | 第48-49页 |
| ·培养基硬度对不定芽诱导、伸长、生根的影响 | 第49-50页 |
| ·培养基附属添加物的作用 | 第50页 |
| ·不定芽发育机理 | 第50-51页 |
| ·本章内容小结 | 第51-53页 |
| 3 水曲柳不定芽再生过程中的组织化学定位研究 | 第53-60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53页 |
| ·实验材料的准备 | 第53页 |
| ·试验方法 | 第53页 |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53-55页 |
| ·水曲柳不定芽发生过程的细胞组织解剖学特征 | 第53-54页 |
| ·细胞组织化学的变化 | 第54-55页 |
| ·芽的起源方式与细胞学变化 | 第55页 |
| ·讨论 | 第55-58页 |
| ·不定芽发生分生组织中心 | 第55-56页 |
| ·细胞淀粉粒、糊粉粒的变化与不定芽发生的关系 | 第56页 |
| ·不定芽起源问题的探讨 | 第56-58页 |
| ·本章内容小结 | 第58-60页 |
| 4 水曲柳不定芽再生过程中的生理生化动态 | 第60-72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60-62页 |
| ·实验材料 | 第60页 |
| ·试验方法 | 第60-62页 |
| ·可溶性糖含量的测定 | 第60页 |
| ·SOD活性测定 | 第60-61页 |
| ·POD活性测定 | 第61页 |
| ·CAT活性的测定 | 第61页 |
| ·可溶性蛋白质的测定 | 第61-62页 |
| ·酚类物质的动态变化情况 | 第62页 |
| ·PPO的动态变化情况 | 第62页 |
| ·核酸含量的测定 | 第62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62-69页 |
| ·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 | 第62-63页 |
| ·SOD活性变化 | 第63-64页 |
| ·POD活性变化 | 第64-65页 |
| ·CAT活性变化 | 第65-66页 |
| ·溶性蛋白含量的变化 | 第66-67页 |
| ·酚类物质的动态变化情况 | 第67页 |
| ·PPO的动态变化情况 | 第67-68页 |
| ·核酸含量的变化 | 第68-69页 |
| ·讨论 | 第69-71页 |
| ·本章内容小结 | 第71-72页 |
| 5 水曲柳不定芽再生过程中的的内源激素动态 | 第72-81页 |
|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72-73页 |
| ·试验材料 | 第72页 |
| ·试验方法 | 第72-73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73-78页 |
| ·内源IAA含量对不定芽发育的影响 | 第73-74页 |
| ·内源ZT含量对不定芽发育的影响 | 第74页 |
| ·内源ABA含量对不定芽发育的影响 | 第74-75页 |
| ·内源GA3对不定芽发育的影响 | 第75-76页 |
| ·内源激素含量比值的变化与不定芽发育的关系 | 第76-78页 |
| ·讨论 | 第78-80页 |
| ·内源生长素动态与不定芽发生的关系 | 第78-79页 |
| ·内源ABA与不定芽发育的关系 | 第79页 |
| ·内源激素平衡状态与不定芽发生的关系 | 第79-80页 |
| ·本章内容小结 | 第80-81页 |
| 6 水曲柳不定芽再生过程中的基因差异表达 | 第81-91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81-84页 |
| ·植物材料 | 第81页 |
| ·RNA的提取与纯化 | 第81-84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84-88页 |
| ·RNA提取效果 | 第84-85页 |
| ·反转录结果的检验 | 第85-86页 |
| ·PCR扩增 | 第86-87页 |
| ·差异显示分析 | 第87页 |
| ·基因差异表达类型比较 | 第87-88页 |
| ·讨论 | 第88-90页 |
| ·RNA质量对DDRT-PCR的影响 | 第88-89页 |
| ·引物对DDRT-PCR的影响 | 第89页 |
| ·PCR反应参数的优化 | 第89页 |
| ·降低假阳性和提高重复性策略的探讨 | 第89-90页 |
| ·本章内容小结 | 第90-91页 |
| 7 结论 | 第91-92页 |
| 8 本文创新点与今后的研究方向 | 第92-93页 |
| ·本文创新点 | 第92页 |
| ·问题与建议 | 第92-93页 |
| 参考文献 | 第93-105页 |
| 图版1 水曲柳不定芽再生的过程 | 第105-107页 |
| 图版2 水曲柳不定芽再生过程中的组织学变化 | 第107-109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09-110页 |
| 致谢 | 第110-11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