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0页 |
| 1 引言 | 第10-15页 |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 ·本选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 ·研究思路 | 第13页 |
| ·拟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 ·难点及创新点 | 第14-15页 |
| 2 县级人大代表制度的建立和发展 | 第15-19页 |
| ·县级人大代表制度的建立 | 第15页 |
| ·县级人大代表制度的挫折时期 | 第15-16页 |
| ·县级人大代表制度的恢复和调整时期 | 第16-17页 |
| ·县级人大代表制度的发展时期 | 第17-19页 |
| 3 县级人大代表制度中存在的问题 | 第19-30页 |
| ·县级人大代表直接选举中的突出问题 | 第19-23页 |
| ·选举机构缺乏独立性 | 第19-20页 |
| ·县级人大代表结构不合理,选民登记方式落后 | 第20-22页 |
| ·组织提名和非组织提名的候选人实际权利不对等 | 第22-23页 |
| ·县级人大代表兼职化不符合代表制度的要求 | 第23-26页 |
| ·县级人大代表是兼职代表 | 第23-24页 |
| ·兼职化代表带来的弊端 | 第24-26页 |
| ·对县级人大代表的监督制约机制不完善 | 第26-27页 |
| ·对监督的内容理解偏颇 | 第27页 |
| ·代表与选民以及选举单位缺乏双向沟通渠道 | 第27页 |
| ·没有专门的监督机构 | 第27页 |
| ·县级人大代表自身素质有待提高 | 第27-30页 |
| ·代表履职意识不到位 | 第28页 |
| ·代表履职能力缺欠 | 第28-30页 |
| 4 完善县级人大代表制度的具体路径选择 | 第30-41页 |
| ·完善县级人大代表直接选举的对策 | 第30-34页 |
| ·设立常设选举委员会 | 第30页 |
| ·明确任职资格条件,优化代表结构 | 第30-33页 |
| ·改革选民登记方式,保障流动人口实现选举权 | 第33页 |
| ·候选人的提名方式和确定方式要规范化、民主化 | 第33-34页 |
| ·建立专职代表制 | 第34-37页 |
| ·减少代表名额 | 第35页 |
| ·增加例会会期 | 第35-36页 |
| ·建立激励约束机制 | 第36页 |
| ·加强物质保障 | 第36-37页 |
| ·引入竞选机制 | 第37页 |
| ·加强对代表的监督制约机制 | 第37-39页 |
| ·实现代表履行职务的公开化 | 第37页 |
| ·建立代表接受选民委托的制度 | 第37页 |
| ·建立代表述职制度 | 第37-38页 |
| ·建立健全代表视察、走访制度 | 第38页 |
| ·建立代表约见制度 | 第38页 |
| ·建立代表行为惩戒制度 | 第38-39页 |
| ·提高人大代表自身素质 | 第39-41页 |
| ·科学制定培训内容 | 第39页 |
| ·精心组织代表活动,丰富代表活动形式 | 第39-40页 |
| ·建立和完善代表履职激励机制,调动代表学习的积极性 | 第40-41页 |
| 参考文献 | 第41-42页 |
| 致谢 | 第42-43页 |
| 个人简历 | 第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