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电池在线监测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摘要 | 第1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2页 |
·引言 | 第8页 |
·蓄电池监测现状 | 第8-10页 |
·蓄电池的容量监测 | 第8-9页 |
·蓄电池的电压监测 | 第9-10页 |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内容 | 第10-11页 |
本章小结 | 第11-12页 |
第二章 蓄电池监测技术基础 | 第12-22页 |
·蓄电池的电化学原理 | 第12-14页 |
·蓄电池的电池反应 | 第12-13页 |
·蓄电池的电动势 | 第13页 |
·蓄电池的主要技术参数及其定义 | 第13-14页 |
·蓄电池的充、放电特性 | 第14-17页 |
·蓄电池的充电特性 | 第14-16页 |
·蓄电池的放电特性 | 第16-17页 |
·蓄电池的深度放电(过放电) | 第17页 |
·故障蓄电池的充放电特性 | 第17页 |
·蓄电池组的均匀性研究 | 第17-19页 |
·蓄电池组均匀性的重要性 | 第17页 |
·蓄电池组端电压的分布规律 | 第17-19页 |
·蓄电池电压检测方法 | 第19-21页 |
·浮动地技术 | 第19-20页 |
·采用电阻分压网络 | 第20-21页 |
·其它测量方法 | 第21页 |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第三章 监测控制系统设计 | 第22-41页 |
·系统总体结构和功能设计 | 第22-23页 |
·电压采集电路设计 | 第23-25页 |
·微控制系统 ADuC831 及其外围接口电路 | 第25-39页 |
·ADuC831 性能简介 | 第25-28页 |
·速度 | 第26页 |
·与其它8051 系列单片机的兼容性 | 第26页 |
·模拟 I/O | 第26页 |
·片上外设 | 第26页 |
·电源 | 第26页 |
·存储器组织 | 第26-27页 |
·其它性能 | 第27-28页 |
·片上模数转换器(ADC)的使用及其接口设计 | 第28-29页 |
·温度传感电路 | 第29-31页 |
·一线总线技术简介(1-wire bus) | 第29-30页 |
·DS18B20 性能特点 | 第30页 |
·DS18B20 与 ADuC831 的接口电路 | 第30-31页 |
·外部数据存储器扩展及其系统时钟 | 第31-32页 |
·人机接口 | 第32-36页 |
·液晶显示接口设计 | 第32-33页 |
·按键输入电路 | 第33-34页 |
·打印机接口电路 | 第34-35页 |
·声光报警器接口电路 | 第35页 |
·复位电路 | 第35-36页 |
·串行通讯接口 | 第36-39页 |
·RS—232 串行通讯接口 | 第36页 |
·RS-485 串行通讯接口 | 第36-39页 |
·电源与 PCB 板设计 | 第39-40页 |
·电源设计 | 第39-40页 |
·PCB 板设计 | 第40页 |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四章 系统软件设计 | 第41-47页 |
·系统软件总体功能设计 | 第41-43页 |
·软件抗干扰技术 | 第43-46页 |
·数字滤波技术及其在本系统中的应用 | 第43-45页 |
·数字滤波技术常用算法 | 第43-44页 |
·数字滤波技术在本系统中的应用 | 第44-45页 |
·捕捉跑飞程序 | 第45-46页 |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第五章 系统校准及实验验证分析 | 第47-59页 |
·系统校准 | 第47-51页 |
·ADuC831 片内 ADC 校准 | 第47-49页 |
·电压采集的非线性校正 | 第49-51页 |
·非线性校正方法简介 | 第49-50页 |
·本系统电压采集的非线性校正 | 第50-51页 |
·系统模拟实验设计 | 第51-52页 |
·实验内容 | 第51页 |
·模拟实验系统设计 | 第51-52页 |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52-58页 |
·电压采集的非线性校正实验 | 第52-54页 |
·蓄电池浮充和充、放电运行状态的模拟实验 | 第54-57页 |
·浮充状态模拟监测实验结果分析 | 第54-56页 |
·充、放电状态模拟监测实验结果分析 | 第56-57页 |
·模拟实验总结 | 第57-58页 |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9-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