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高电压技术论文--过电压及其防护论文--过电压保护装置论文

低压配电网感应雷过电压特性研究

中文摘要第1页
英文摘要第4-7页
第一章 引言第7-10页
   ·研究本课题的意义第7-8页
   ·研究方法与课题内容第8-10页
第二章 雷电电磁场的计算第10-34页
   ·雷电静态电磁场第10-12页
     ·偶极子产生的静态场第10-11页
     ·线电流产生的静磁场第11-12页
   ·理想大地时上半空间雷电电磁的计算第12-20页
     ·概论第12-13页
     ·延迟效应的处理第13-14页
     ·基于偶极子与Lorentz规范求解雷电电磁场的方法第14-16页
     ·基于单极子与电流连续方程求解雷电电磁场的方法第16-18页
     ·基于视在电荷密度计算雷电电磁场的方法第18-20页
   ·非理想大地时雷电电磁场的工程计算方法第20-25页
     ·计算水平电场的Cooray-Rubinstein方法第20-23页
     ·地下雷电电磁场的工程计算方法第23-25页
   ·雷电电磁场的工程计算方法第25-34页
     ·雷电流的数学表达式第25-27页
     ·雷电回击模型第27-30页
       ·TL 模型及其改进模型第28-29页
       ·TCS 模型第29-30页
       ·BG 模型第30页
     ·雷电电磁场计算实例第30-34页
       ·TL 模型的计算结果第31页
       ·MTLL 模型计算结果第31-32页
       ·MTLE 模型计算结果第32页
       ·TCS 模型的计算结果第32-33页
       ·BG 模型的计算结果第33页
       ·五种工程模型计算结果的比较第33-34页
第二章 雷电电磁场与架空输电线的耦合计算第34-51页
   ·场路耦合模型第34-42页
     ·关于传输线理论的讨论第34-35页
     ·位于理想大地上无损单导线的情况第35页
     ·场路耦合的Taylor模型第35-38页
     ·Agrawal 模型第38-39页
     ·Rachidi 模型第39页
     ·关于理想导体平面上单根导体传输线的讨论第39-41页
     ·单导体传输线的计算结果及分析第41-42页
   ·考虑大地和导线损耗时的耦合模型第42-47页
     ·有损情况的频域分析第42-45页
     ·含损耗的时域耦合模型第45-47页
   ·多导体传输线模型第47-49页
     ·理论推导第47-48页
     ·算例分析第48-49页
   ·电晕存在对感应雷过电压的影响第49-51页
第四章 感应雷过电压的EMTDC嵌入计算第51-67页
   ·PSCAD/EMTDC软件简介第51-53页
     ·EMTDC 主程序结构第51-52页
     ·系统动态部分第52-53页
   ·用户自定义模块的实现第53-58页
     ·EMTDC中重要头文件及全局变量介绍第53-54页
       ·emstor.h第53-54页
       ·s1.h第54页
       ·branches.h 及 s0.h第54页
     ·自定义物理元件的实现第54-58页
       ·基于节点的电路接口第55-56页
       ·基于支路的电路接口第56-57页
       ·与主电路接口的技巧第57-58页
   ·EMTDC感应雷过电压嵌入计算的实现方法第58-67页
     ·雷电电磁场的计算第58-61页
     ·耦合传输线的设计第61-64页
     ·仿真结果第64-67页
第五章 结论第67-68页
参考文献第68-70页
致谢第70-71页
攻读工程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第71页

论文共7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华北电网风电监测系统的研究与开发
下一篇:蓄电池在线监测系统的研究与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