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1 引言 | 第10-17页 |
·免疫调控与胚胎着床 | 第10-12页 |
·NO 在着床期间的作用 | 第12-13页 |
·中药保胎作用的研究 | 第13-15页 |
·小鼠子宫内膜细胞培养 | 第15-16页 |
·研究意义 | 第16-17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17-25页 |
·试验材料 | 第17-18页 |
·试验动物 | 第17页 |
·试验药品 | 第17页 |
·主要仪器 | 第17-18页 |
·试验方法 | 第18-24页 |
·LPS 阻碍小鼠胚胎着床模型的建立 | 第18-19页 |
·不同剂量黄芩苷对胚胎着床保护作用的研究 | 第19-20页 |
·子宫组织及血清中 IFN-γ、IL-10 含量的测定 | 第20-21页 |
·子宫组织及血清中一氧化氮合成酶活性测定 | 第21-22页 |
·小鼠着床期正常子宫内膜细胞原代培养 | 第22-23页 |
·LPS 对小鼠着床期子宫内膜细胞的干扰剂量筛选 | 第23页 |
·黄芩苷对小鼠着床期子宫内膜细胞的保护作用 | 第23-24页 |
·ELISA 测定子宫内膜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FN-γ、IL-10 的含量 | 第24页 |
·子宫内膜细胞上清液中NOS 活性检测 | 第24页 |
·统计处理 | 第24-25页 |
3 结果 | 第25-35页 |
·LPS、黄芩苷对着床期小鼠胚胎着床的影响 | 第25-26页 |
·给予不同剂量LPS 小鼠对着床率及着床胚胎数的统计 | 第25-26页 |
·黄芩苷对胚胎着床的保护作用 | 第26页 |
·子宫组织及血清中细胞因子及NOS 活性测定结果 | 第26-31页 |
·IFN-γ含量ELISA 测定结果 | 第26-28页 |
·IL-10 含量ELISA 测定结果 | 第28-29页 |
·子宫组织及血清中NOS 活性检测结果 | 第29-31页 |
·小鼠着床期子宫内膜细胞原代分离培养结果 | 第31-32页 |
·小鼠子宫内膜细胞的形态特征 | 第31页 |
·小鼠子宫内膜细胞生长曲线 | 第31-32页 |
·LPS 及黄芩苷作用于体外子宫内膜细胞的有效剂量筛选结果 | 第32-33页 |
·LPS 对妊娠4.5d 小鼠子宫内膜细胞干扰剂量筛选试验结果 | 第32页 |
·黄芩苷对妊娠4.5d 小鼠子宫内膜细胞保护浓度范围的确定 | 第32-33页 |
·子宫内膜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细胞因子及NOS 活性测定结果 | 第33-35页 |
·子宫内膜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FN-γ含量测定结果 | 第33页 |
·子宫内膜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L-10 含量测定结果 | 第33-34页 |
·子宫内膜细胞培养上清液中NOS 活性测定结果 | 第34-35页 |
4 讨论 | 第35-42页 |
·小鼠着床期子宫内膜的原代培养 | 第35-36页 |
·小鼠子宫内膜细胞分离及消化条件 | 第35页 |
·小鼠子宫内膜细胞生存条件 | 第35-36页 |
·着床期间 Th1/Th2 细胞因子的动态平衡对胚胎着床的作用 | 第36-38页 |
·NO 在胚胎着床中的作用 | 第38-39页 |
·LPS 对着床期小鼠子宫内膜的影响 | 第39-40页 |
·黄芩苷对小鼠胚胎着床期子宫的保护作用 | 第40-42页 |
5 结论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9页 |
附录 | 第49-50页 |
在读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 第50-51页 |
作者简历 | 第51-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