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1 前言 | 第11-15页 |
·研究背景 | 第11页 |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研究方法 | 第11-13页 |
·研究内容 | 第13页 |
·本文的创新点 | 第13-14页 |
·技术路线 | 第14-15页 |
2 理论支持和相关文献综述 | 第15-21页 |
·预防性储蓄的基本概念界定 | 第15页 |
·主要理论支持 | 第15-17页 |
·绝对收入假说 | 第15-16页 |
·生命周期—持久收入假说 | 第16页 |
·随机游走假说 | 第16-17页 |
·过度平滑理论 | 第17页 |
·相关文献综述 | 第17-21页 |
·国外预防性储蓄及其预防性储蓄强度的研究的相关文献综述 | 第17-19页 |
·对我国预防性储蓄及其预防性储蓄强度研究的相关文献综述 | 第19-20页 |
·对海南省预防性储蓄及其预防性储蓄强度研究的相关文献综述 | 第20-21页 |
3 模型的选择 | 第21-26页 |
·常见的预防性储蓄模型 | 第21-25页 |
·瞬时效用模型 | 第21-22页 |
·Karen E·Dynan的预防性储蓄模型 | 第22-23页 |
·Bradley K·Wilson的预防性储蓄模型 | 第23-24页 |
·缓冲存货储蓄模型 | 第24-25页 |
·模型的比较与选择 | 第25-26页 |
4 1990-2008年海南省农村居民的预防性储蓄动机强度的地区差异 | 第26-34页 |
·数据说明与估计方法 | 第26-28页 |
·海南省农村居民1990-2008年的预防性储蓄动机强度的估计 | 第28-30页 |
·分地区海南省农村居民的预防性储蓄动机强度的估计 | 第30-31页 |
·比较分析 | 第31-33页 |
·小结 | 第33-34页 |
5 1990-2008年海南省农村居民的预防性储蓄动机强度的时序变化分析 | 第34-39页 |
·海南省农村居民的预防性储蓄动机强度的时序变化的估计 | 第34-35页 |
·分地区海南省居民的预防性储蓄动机强度的时序变化的估计 | 第35-36页 |
·比较分析 | 第36-37页 |
·小结 | 第37-39页 |
6 影响海南省农村居民的预防性储蓄动机强度的主要因素分析 | 第39-43页 |
·海南省农村居民预防性储蓄动机强度存在地区差异的主要因素分析 | 第39-41页 |
·海南省农村居民预防性储蓄动机强度存在时序变化的主要因素分析 | 第41-43页 |
7 主要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43-47页 |
·主要研究结论 | 第43-44页 |
·海南省区域经济、工业化、城市化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 | 第44-45页 |
·本研究中的不足 | 第45页 |
·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 | 第45-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49页 |
致谢 | 第49-50页 |
研究成果 | 第50-51页 |
附录 | 第51-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