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山区常用边坡支挡结构支护设计及分析程序的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5页 |
·本文研究的背景 | 第9-12页 |
·重力式挡土墙的发展与现状 | 第9-10页 |
·锚索抗滑桩的发展与现状 | 第10-11页 |
·锚索框架梁的发展与现状 | 第11-12页 |
·边坡支护设计软件的发展与现状 | 第12页 |
·本文研究的目的 | 第12-13页 |
·本文的研究内容、方法及手段 | 第13-15页 |
·研究内容 | 第13页 |
·技术路线 | 第13-14页 |
·开发平台 | 第14-15页 |
第2章 岩质边坡常见破坏模式与稳定性分析方法 | 第15-33页 |
·边坡稳定性的主要技术问题 | 第15-16页 |
·平面滑坡稳定性分析方法 | 第16-20页 |
·潜滑体的构成及计算模型分类 | 第16页 |
·考虑存在张裂缝的计算模型 | 第16-18页 |
·不考虑张裂缝的计算模型 | 第18-20页 |
·楔体滑坡稳定性分析方法 | 第20-24页 |
·滑体几何 | 第20-21页 |
·安全系数的估算 | 第21-24页 |
·圆弧滑坡稳定分析方法 | 第24-27页 |
·安全系数的表达式 | 第24-27页 |
·若干问题的说明 | 第27页 |
·倾倒滑坡稳定分析方法 | 第27-32页 |
·边坡倾倒稳定分析Goodman-Bray法 | 第27-31页 |
·计算程序 | 第31页 |
·倾倒安全系数的定义 | 第31-32页 |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3章 不同支护结构的设计计算方法 | 第33-50页 |
·公路边坡加固与防护概述 | 第33-34页 |
·重力式挡土墙方案 | 第34-39页 |
·概述 | 第34-35页 |
·重力式挡土墙构造 | 第35-36页 |
·重力式挡土墙设计验算 | 第36-39页 |
·锚索抗滑桩方案 | 第39-46页 |
·锚索框架梁方案 | 第46-49页 |
·作用机理 | 第46-47页 |
·计算公式 | 第47-49页 |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第4章 软件开发环境与关键技术 | 第50-61页 |
·概述 | 第50页 |
·工程软件的开发规则及特点 | 第50-51页 |
·AutoCAD二次开发工具简介 | 第51-52页 |
·AutoCAD二次开发工具简介 | 第51-52页 |
·选取二次开发工具 | 第52页 |
·应用ActiveX进行二次开发 | 第52-60页 |
·AutoCAD ActiveX简介 | 第52-53页 |
·AutoCAD中的ActiveX对象模型 | 第53-54页 |
·AutoCAD ActiveX对象的使用 | 第54-60页 |
·本章小节 | 第60-61页 |
第5章 边坡支护设计程序 | 第61-76页 |
·程序结构和功能 | 第61-63页 |
·程序结构组成 | 第61-62页 |
·程序模块功能 | 第62-63页 |
·程序设计技术和特点 | 第63页 |
·程序操作 | 第63-73页 |
·重力式挡土墙设计操作 | 第63-66页 |
·锚索抗滑桩设计操作 | 第66-70页 |
·锚索抗滑桩设计操作 | 第70-73页 |
·工程实例验证 | 第73-75页 |
·锚索拉力计算对比验证 | 第73页 |
·抗滑桩内力计算对比验证 | 第73-75页 |
·抗滑桩正截面和斜截面配筋计算对比验证 | 第75页 |
·本章小节 | 第75-76页 |
第6章 结论和展望 | 第76-77页 |
·结论 | 第76页 |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76-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1页 |
致谢 | 第81-8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论文发表情况及科研情况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