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 英文摘要 | 第4-7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1页 |
| §1.1 研究背景与现状 | 第7-9页 |
| §1.2 本文的主要内容 | 第9-11页 |
| 第二章 光与原子相互作用和经典与量子系统的动力学敏感性 | 第11-19页 |
| §2.1 光与原子相互作用 | 第11-16页 |
| §2.2 经典与量子系统的动力学敏感性 | 第16-19页 |
| 第三章 光场缀饰的原子系综的动力学敏感性 | 第19-37页 |
| §3.1 光场缀饰的原子系综模型 | 第19-21页 |
| §3.2 系统有效哈密顿量的推导 | 第21-25页 |
| §3.3 系统的动力学敏感性 | 第25-31页 |
| §3.3.1 正常相的动力学敏感性 | 第28-29页 |
| §3.3.2 超辐射相的动力学敏感性 | 第29-31页 |
| §3.4 Loschmidt回波分析 | 第31-33页 |
| §3.5 原子云室效应 | 第33-35页 |
| §3.6结论与讨论 | 第35-37页 |
| 第四章 总结与展望 | 第37-39页 |
| 附录一 正常相系统哈密顿量的对角化 | 第39-43页 |
| 附录二 超辐射相系统哈密顿量的对角化 | 第43-51页 |
| 参考文献 | 第51-57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论文 | 第57-59页 |
| 致谢 | 第59-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