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刑事电子证据的认定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引言 | 第8-12页 |
第一章 刑事电子证据认定的界定及法律价值 | 第12-18页 |
·刑事电子证据认定的概念及特征 | 第12-14页 |
·刑事电子证据认定的概念 | 第12-13页 |
·刑事电子证据认定的特征 | 第13-14页 |
·刑事电子证据认定的法律价值 | 第14-18页 |
·惩罚犯罪 | 第14-15页 |
·保证司法机关办案质量 | 第15-16页 |
·保障人权 | 第16-18页 |
第二章 刑事电子证据认定规则考察 | 第18-26页 |
·刑事电子证据可采性认定规则及评析 | 第18-22页 |
·英国美国可采性认定证据规则 | 第18-21页 |
·可采性认定规则评析 | 第21-22页 |
·刑事电子证据证明力认定规则及评析 | 第22-26页 |
·影响刑事电子证据证明力的因素 | 第22-23页 |
·从可靠性角度认定刑事电子证据的证明力 | 第23页 |
·从关联性角度认定刑事电子证据的证明力 | 第23-24页 |
·证明力认定规则评析 | 第24-26页 |
第三章 我国刑事电子证据认定存在的问题 | 第26-32页 |
·刑事电子证据认定缺乏相应的较健全的法律支持 | 第26-27页 |
·缺乏刑事电子证据认定和收集、保全机制 | 第27-28页 |
·司法人员普遍缺乏高科技知识 | 第28-29页 |
·相应的鉴定机构不健全 | 第29-30页 |
·身份认证存在问题 | 第30-32页 |
第四章 完善我国刑事电子证据认定的建议 | 第32-40页 |
·建立刑事电子证据认定规则 | 第32-34页 |
·建立可采性认定规则 | 第32-33页 |
·建立证明力认定规则 | 第33-34页 |
·完善刑事电子证据认定收集、保护机制 | 第34-36页 |
·成立刑事电子证据实验室建立健全相应鉴定机构 | 第36-37页 |
·改进身份认证技术提高识别能力 | 第37-38页 |
·修改刑事诉讼法的有关条款 | 第38-40页 |
结语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4页 |
后记 | 第44-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