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9-14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0-11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0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1-13页 |
1.3.1 农村信用社产权改革的模式选择 | 第11页 |
1.3.2 农村信用社股份制改革研究 | 第11-13页 |
1.4 主要的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2 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变迁历程与现状 | 第14-19页 |
2.1 我国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变迁历程 | 第14-16页 |
2.1.1 初始发展阶段(1951 年-1958 年) | 第14页 |
2.1.2 曲折发展阶段(1958 年-1980 年) | 第14-15页 |
2.1.3 合作制改革阶段(1980 年-2003 年) | 第15页 |
2.1.4 深化改革阶段(2003 年-2010 年) | 第15-16页 |
2.1.5 股份制改革阶段(2010 年-至今) | 第16页 |
2.2 我国农村信用社产权改革现状 | 第16-19页 |
2.2.1 我国农村信用社股改的意义和必要性 | 第16-17页 |
2.2.2 我国农村信用社产权改革现状 | 第17页 |
2.2.3 我国农村信用社产权改革存在的问题 | 第17-19页 |
3 邢台宁晋农商银行股改案例介绍 | 第19-26页 |
3.1 宁晋农商银行基本情况介绍 | 第19页 |
3.2 宁晋农商银行改革动因 | 第19-22页 |
3.2.1 外部因素 | 第19-20页 |
3.2.2 内部因素 | 第20-22页 |
3.3 宁晋农商银行股改过程 | 第22-23页 |
3.4 宁晋农商银行股改特点 | 第23-26页 |
3.4.1 增加内部职工持股 | 第23-24页 |
3.4.2 引进当地战略投资者 | 第24页 |
3.4.3 县级政府支持催收不良贷款 | 第24页 |
3.4.4 县域经济发展水平较高 | 第24-26页 |
4 邢台宁晋农商银行股改绩效分析 | 第26-35页 |
4.1 宁晋农商银行股改后的公司治理 | 第26-27页 |
4.1.1 建立了清晰的股权结构 | 第26-27页 |
4.1.2 改善了法人治理结构 | 第27页 |
4.2 宁晋农商银行股改后的经营绩效 | 第27-33页 |
4.2.1 资产规模不断扩大 | 第27-29页 |
4.2.2 盈利能力提升 | 第29-30页 |
4.2.3 风险防范能力提升 | 第30-33页 |
4.3 宁晋农商银行股改后存在的问题 | 第33-34页 |
4.3.1 公司治理有待进一步完善 | 第33页 |
4.3.2 大股东与省联社之间产生矛盾 | 第33页 |
4.3.3 缺乏对人才开发与金融产品的创新机制 | 第33-34页 |
4.4 启示 | 第34-35页 |
5 关于推动并完善农村信用社股改的对策建议 | 第35-37页 |
5.1 优化股权结构 | 第35页 |
5.2 完善公司治理机制 | 第35-36页 |
5.2.1 引进优质战略投资者 | 第35-36页 |
5.2.2 理顺行业管理体制 | 第36页 |
5.3 提升金融产品创新,完善人才激励制度 | 第36页 |
5.4 充分发挥县域政府作用 | 第36-37页 |
结论 | 第37-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0页 |
后记 | 第40-41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第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