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0-1931年中国公学“倒马”风潮研究
|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绪论 | 第9-15页 |
| (一)选题意义 | 第9-10页 |
| (二)资料综述与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3-14页 |
| (四)学术创新与存在不足 | 第14-15页 |
| 一 中国公学“倒马”风潮过程概述 | 第15-29页 |
| (一)中国公学概况 | 第15-17页 |
| (二)中国公学“倒马”风潮的由来 | 第17-21页 |
| (三)学生“倒马”“拥马”派的形成与分立 | 第21-25页 |
| (四)“倒马”与“拥马”的较量 | 第25-27页 |
| (五)国民党政府的直接干预 | 第27-29页 |
| 二 中国公学“倒马”风潮原因探析 | 第29-40页 |
| (一)五四运动后高校风潮叠起 | 第29-34页 |
| (二)中国公学的自由风气及办学传统 | 第34-35页 |
| (三)马君武个人性格缺陷 | 第35-36页 |
| (四)学校管理制度漏洞 | 第36-37页 |
| (五)校内各利益团体矛盾 | 第37页 |
| (六)国民党对高校控制 | 第37-40页 |
| 三 中国公学“倒马”风潮影响 | 第40-45页 |
| (一)中国公学“私立”不存 | 第40-41页 |
| (二)中国公学成党派机关 | 第41-43页 |
| (三)中国公学最终停办 | 第43-45页 |
| 四 中国公学“倒马”风潮思考 | 第45-50页 |
| (一)“党化教育”与“自由办学”的冲突 | 第45-46页 |
| (二)理想与现实的抉择 | 第46-48页 |
| (三)学术与政治的困惑 | 第48-50页 |
| 结语 | 第50-52页 |
| 参考文献 | 第52-56页 |
| 个人简历 | 第56-57页 |
| 致谢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