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工业经济论文--中国工业经济论文--工业部门经济论文

淮安盐化新材料产业园区发展对策研究

摘要第8-9页
ABSTRACT第9-10页
第1章 绪论第11-19页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第11-12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第12-16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12-14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4-16页
    1.3 研究方法第16-17页
    1.4 研究的内容和论文的结构第17-19页
        1.4.1 研究内容第17页
        1.4.2 论文的结构第17-19页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第19-25页
    2.1 产业集群的概念第19-20页
    2.2 新材料产业第20页
    2.3 增长极的概念第20-23页
    2.4 低碳经济第23页
    2.5 对战略的研究第23-25页
第3章 淮安盐化新材料产业园区发展现状第25-31页
    3.1 淮安盐资源的概况第25页
    3.2 淮安盐化新材料产业园区发展的现状第25-29页
        3.2.1 淮安盐化新材料产业园区的成立第25-26页
        3.2.2 淮安盐化新材料产业园区区域情况第26页
        3.2.3 淮安盐化新材料产业园区机构设置及人员情况第26-28页
        3.2.4 淮安盐化新材料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情况第28-29页
        3.2.5 淮安盐化新材料产业园区经济发展情况第29页
    3.3 淮安盐化新材料产业园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第29-31页
        3.3.1 竞争激烈第29-30页
        3.3.2 完整的产业链尚未形成第30页
        3.3.3 环保和安全压力巨大第30-31页
第4章 淮安盐化新材料产业园区战略环境的SWOT分析第31-43页
    4.1 淮安盐化新材料产业园区发展的优势第31-34页
        4.1.1 丰富的岩盐资源第31-32页
        4.1.2 丰富的水资源第32页
        4.1.3 对新材料产业的扶持政策第32-34页
    4.2 淮安盐化新材料产业园区发展的劣势第34页
        4.2.1 生产原料较为单一,没有完整的产业链第34页
        4.2.2 同位竞争激烈第34页
    4.3 淮安盐化新材料产业园区发展的机遇第34-40页
        4.3.1 推动区域发展格局变化,建设苏北重要中心城市第34-39页
        4.3.2 《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和《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两大国家战略的实施第39-40页
        4.3.3 实联化工等台商企业的落地有利于台资的聚集第40页
    4.4 淮安盐化新材料产业园区发展的挑战第40-43页
        4.4.1 高排放高污染对环境的影响第40-41页
        4.4.2 生产安全存在不确定因素第41-43页
第5章 淮安盐化新材料产业园区发展对策设计第43-49页
    5.1 淮安盐化新材料产业园区的发展思路第43页
    5.2 淮安盐化新材料产业园区的发展对策第43-49页
        5.2.1 做粗延长产业链,扩大产业影响力,推动产业集群第43-45页
        5.2.2 实施人才战略,加强科技创新,促进产学研结合第45页
        5.2.3 注重安全生产,注重环境保护,推进低碳发展第45-46页
        5.2.4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产城融合发展第46-49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49-51页
参考文献第51-53页
致谢第53页

论文共5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抗皮癣菌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组方筛选及药效学研究
下一篇:线性时变系统的强结构可控性及空间对流传热系统的跟踪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