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西南州烟区植烟土壤理化性状分析与评价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10-15页 |
1.1 研究问题的由来 | 第10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0-14页 |
1.2.1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0-11页 |
1.2.2 土壤养分对烟叶生长发育及其品质的影响 | 第11-13页 |
1.2.3 黔西南州植烟土壤养分的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3 研究目的 | 第14-15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15-19页 |
2.1 土壤样品采集 | 第15页 |
2.2 土壤测定养分项目及简要方法 | 第15-16页 |
2.2.1 测定项目 | 第15页 |
2.2.2 测定简要方法 | 第15-16页 |
2.3 植烟土壤养分丰缺诊断方法 | 第16页 |
2.4 植烟土壤养分空间分布趋势及分布图绘制方法 | 第16页 |
2.5 植烟土壤适宜性指数计算方法 | 第16-18页 |
2.6 统计分析方法 | 第18-19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19-53页 |
3.1 黔西南州植烟土壤类型 | 第19页 |
3.2 黔西南州植烟土壤质地及物理性粘粒比例 | 第19页 |
3.3 植烟土壤的PH区域特征 | 第19-23页 |
3.3.1 土壤pH基本统计特征 | 第19-20页 |
3.3.2 土壤pH状况诊断 | 第20页 |
3.3.3 不同县域土壤pH差异 | 第20-21页 |
3.3.4 不同乡镇的土壤pH差异 | 第21-22页 |
3.3.5 土壤pH不同土质类型的差异 | 第22-23页 |
3.3.6 土壤pH空间分布 | 第23页 |
3.4 植烟土壤的有机质区域特征 | 第23-27页 |
3.4.1 土壤有机质基本统计特征 | 第23-24页 |
3.4.2 土壤有机质状况诊断 | 第24页 |
3.4.3 土壤有机质不同县的差异 | 第24-25页 |
3.4.4 土壤有机质不同乡镇的差异 | 第25-26页 |
3.4.5 不同土质类型的土壤有机质差异 | 第26-27页 |
3.4.6 土壤有机质空间分布 | 第27页 |
3.5 植烟土壤氮含量区域特征 | 第27-37页 |
3.5.1 土壤氮素描述性统计特征 | 第28-29页 |
3.5.2 土壤碱解氮丰缺状况诊断 | 第29页 |
3.5.3 土壤氮素不同县的差异 | 第29-31页 |
3.5.4 土壤氮素不同乡镇的差异 | 第31-33页 |
3.5.5 土壤氮素不同土质类型的差异 | 第33-35页 |
3.5.6 土壤氮素空间分布 | 第35-37页 |
3.6 植烟土壤磷含量区域特征 | 第37-44页 |
3.6.1 土壤磷素描述性统计特征 | 第38页 |
3.6.2 土壤速效磷丰缺状况诊断 | 第38-39页 |
3.6.3 不同县的土壤磷素差异 | 第39-40页 |
3.6.4 土壤磷素不同乡镇的差异 | 第40-42页 |
3.6.5 土壤磷素不同土质类型的差异 | 第42-43页 |
3.6.6 土壤磷素空间分布 | 第43-44页 |
3.7 植烟土壤钾含量区域特征 | 第44-51页 |
3.7.1 土壤钾素基本描述性统计特征 | 第45页 |
3.7.2 土壤速效钾丰缺状况诊断 | 第45-46页 |
3.7.3 土壤钾素不同县的差异 | 第46页 |
3.7.4 土壤钾素不同乡镇的差异 | 第46-48页 |
3.7.5 土壤钾素不同土质类型的差异 | 第48-49页 |
3.7.6 土壤钾素空间分布 | 第49-51页 |
3.8 综合评价植烟土壤养分 | 第51-53页 |
3.8.1 土壤适宜性指数等级评定 | 第51页 |
3.8.2 土壤适宜性指数空间分布 | 第51-53页 |
4 讨论与结论 | 第53-56页 |
4.1 讨论 | 第53页 |
4.2 结论 | 第53-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
作者简介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