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国家法、宪法论文

大数据时代隐私权的宪法保护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1 引言第10-16页
    1.1 选题来源及研究的目的、意义第10-12页
        1.1.1 选题来源第10-11页
        1.1.2 研究目的第11页
        1.1.3 研究意义第11-12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5页
        1.2.1 国内研究现状第12-14页
        1.2.2 国外研究现状第14-15页
    1.3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第15-16页
        1.3.1 研究方法第15页
        1.3.2 创新点第15-16页
2 隐私权概述第16-27页
    2.1 大数据与法律生活第16-19页
        2.1.1 大数据的提出与内涵第16-17页
        2.1.2 大数据的特征第17-18页
        2.1.3 大数据对法律生活的影响第18-19页
    2.2 传统意义的隐私权第19-22页
        2.2.1 隐私观念的演进第19-20页
        2.2.2 传统意义隐私权的保护第20-22页
    2.3 大数据时代的隐私权第22-24页
        2.3.1 大数据时代隐私权含义的扩张第22-23页
        2.3.2 大数据时代隐私权的客体第23-24页
    2.4 民法隐私权与宪法隐私权的区分第24-27页
3 大数据时代隐私权宪法保护的理论和实践基础第27-40页
    3.1 宪法隐私权的价值第27-32页
        3.1.1 民法隐私权的局限性第27-29页
        3.1.2 宪法隐私权的理论基础第29-31页
        3.1.3 宪法隐私权在人权谱系中之地位第31-32页
    3.2 政府公权力对公民隐私权的威胁第32-36页
        3.2.1 无处不在的监控第33-34页
        3.2.2 人口信息的掌握第34-36页
        3.2.3 公民DNA数据的掌握第36页
    3.3 社会公权力对公民隐私权的威胁第36-40页
        3.3.1 个人信息的搜集第37-38页
        3.3.2 个人信息的泄露与交易第38-40页
4 域外隐私权宪法保护之概览第40-49页
    4.1 隐私权的国际法保护第40-44页
        4.1.1 《欧洲人权公约》第41-42页
        4.1.2 《欧盟基本权利宪章》第42-43页
        4.1.3 《欧盟1995 个人数据保护条例》与《通用数据保护条例》第43-44页
    4.2 世界各国隐私权宪法保护之概览第44-49页
        4.2.1 美国第45-46页
        4.2.2 德国第46-47页
        4.2.3 日本第47-48页
        4.2.4 韩国第48-49页
5 隐私权入宪第49-56页
    5.1 隐私权宪法规范之路径第49-51页
        5.1.1 直接入宪第49-50页
        5.1.2 宪法解释第50-51页
    5.2 制定相关的宪法性法律第51-54页
        5.2.1 制定《隐私权法》第52页
        5.2.2 制定《个人信息保护法》第52-54页
    5.3 完善宪法隐私权救济之途径第54-56页
结语第56-57页
参考文献第57-61页
后记第61-62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第62页

论文共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马克思公平思想及其当代意义
下一篇:信息技术支持下的课堂教学交互行为研究--以小学语文课堂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