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符号说明 | 第15-1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6-47页 |
引言 | 第16页 |
1.1 分子聚集体种类 | 第16-19页 |
1.2 影响堆积结构的外部因素 | 第19-23页 |
1.2.1 溶剂 | 第19-21页 |
1.2.2 温度 | 第21-22页 |
1.2.3 压力 | 第22-23页 |
1.3 分子堆积模式对光物理性质的影响 | 第23-24页 |
1.4 聚集发光材料在刺激响应方面的应用 | 第24-30页 |
1.4.1 酸致变色 | 第24-25页 |
1.4.2 光致变色 | 第25-27页 |
1.4.3 热致变色 | 第27-29页 |
1.4.4 压致变色 | 第29-30页 |
1.5 吲哚[3,2-b]咔唑类化合物 | 第30-33页 |
1.5.1 结构特征 | 第30页 |
1.5.2 聚集行为和应用领域 | 第30-33页 |
1.6 论文设计思想与研究内容 | 第33-34页 |
参考文献 | 第34-47页 |
第二章 双氰基乙烯修饰吲哚[3,2-b]咔唑衍生物的压致荧光变色性质 | 第47-64页 |
2.1 引言 | 第47-48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48-51页 |
2.2.1 试剂和药品 | 第48页 |
2.2.2 实验仪器 | 第48-49页 |
2.2.3 目标分子的结构式 | 第49页 |
2.2.4 目标分子的合成与表征 | 第49-51页 |
2.3 性质研究 | 第51-62页 |
2.3.1 测试条件 | 第51页 |
2.3.2 单晶结构 | 第51-54页 |
2.3.3 溶致生色效应 | 第54-57页 |
2.3.4 聚集诱导发光增强性质研究 | 第57-59页 |
2.3.5 压致荧光变色性质研究 | 第59-62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4页 |
第三章 烷基链调控吲哚[3,2-b]咔唑衍生物聚集发光和热刺激响应性质 | 第64-83页 |
3.1 引言 | 第64-65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65-68页 |
3.2.1 试剂和药品 | 第65页 |
3.2.2 实验仪器 | 第65-66页 |
3.2.3 目标分子的结构式 | 第66页 |
3.2.4 目标分子的合成与表征 | 第66-68页 |
3.3 性质研究 | 第68-81页 |
3.3.1 测试条件 | 第68-69页 |
3.3.2 化合物Br-ICZ-CHO的单晶结构 | 第69-72页 |
3.3.3 溶致生色效应 | 第72-75页 |
3.3.4 聚集诱导发光行为 | 第75-78页 |
3.3.5 固体荧光发射性质 | 第78-79页 |
3.3.6 自组装液晶性质 | 第79-81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81页 |
参考文献 | 第81-83页 |
第四章 推拉电子取代基调控吲哚[3,2-b]咔唑衍生物的聚集发光行为 | 第83-117页 |
4.1 引言 | 第83-84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84-94页 |
4.2.1 试剂和药品 | 第84页 |
4.2.2 实验仪器 | 第84-85页 |
4.2.3 目标分子的结构式 | 第85-86页 |
4.2.4 目标分子的合成与表征 | 第86-94页 |
4.3 性质研究 | 第94-114页 |
4.3.1 测试条件 | 第94页 |
4.3.2 溶致生色效应 | 第94-102页 |
4.3.3 聚集诱导发光行为 | 第102-109页 |
4.3.4 固体发光行为 | 第109-111页 |
4.3.5 热分析 | 第111-114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114页 |
参考文献 | 第114-117页 |
第五章 氰基二苯乙烯修饰吲哚[3,2-b]咔唑衍生物的溶致生色和聚集发光 | 第117-154页 |
5.1 引言 | 第117-118页 |
5.2 实验部分 | 第118-127页 |
5.2.1 试剂和药品 | 第118页 |
5.2.2 实验仪器 | 第118-119页 |
5.2.3 目标分子的结构式 | 第119-120页 |
5.2.4 目标分子的合成与表征 | 第120-127页 |
5.3 性质研究 | 第127-151页 |
5.3.1 测试条件 | 第127页 |
5.3.2 化合物2F-ICZ-Ben-CF3的单晶结构 | 第127-130页 |
5.3.3 溶致生色效应 | 第130-138页 |
5.3.4 聚集发光行为 | 第138-146页 |
5.3.5 固体发光行为 | 第146-148页 |
5.3.6 热分析 | 第148-149页 |
5.3.7 压致荧光变色性质 | 第149-151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151-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152-154页 |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第154-156页 |
6.1 总结 | 第154-155页 |
6.2 展望 | 第155-156页 |
致谢 | 第156-15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