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理论论文

网络暴力的治理困境及法律对策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1 引言第10-14页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0-11页
        1.1.1 研究背景第10页
        1.1.2 研究意义第10-11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2页
        1.2.1 国内研究现状第11-12页
        1.2.2 国外研究现状第12页
    1.3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第12-14页
        1.3.1 研究方法第12-13页
        1.3.2 创新点第13-14页
2 案例介绍及其法律分析第14-17页
    2.1 “德阳女医生自杀案”案情介绍第14页
    2.2 案件争议焦点及法律分析第14-17页
        2.2.1 小孩家属是否侵犯安医生的隐私权及名誉权第14-15页
        2.2.2 小孩家属的行为是否触犯了寻衅滋事罪第15页
        2.2.3 网络服务者的监管义务和法律责任第15-17页
3 网络暴力概述第17-21页
    3.1 网络暴力的界定第17-19页
        3.1.1 国内关于网络暴力的界定第17-18页
        3.1.2 国外关于网络暴力的界定第18页
        3.1.3 本文关于网络暴力的界定第18-19页
    3.2 网络暴力的特点第19-21页
        3.2.1 网络暴力行为的群体性第19页
        3.2.2 网络信息的开放性第19-21页
4 我国网络暴力的立法缺陷及治理困境第21-25页
    4.1 我国网络暴力的立法缺陷第21-23页
        4.1.1 网络暴力的法律界定不明确第21页
        4.1.2 相关法律法规分散且法律位阶较低第21-22页
        4.1.3 网络监管的立法不到位第22-23页
    4.2 我国网络暴力的治理困境第23-25页
        4.2.1 网络暴力的责任认定存在阻碍第23页
        4.2.2 司法救济有限第23页
        4.2.3 网络实名制难以落实到位第23-25页
5 国外网络暴力的相关立法及借鉴意义第25-28页
    5.1 国外网络暴力的相关立法及治理现状第25-27页
        5.1.1 美国网络暴力的相关立法及治理现状第25-26页
        5.1.2 英国网络暴力的相关立法及治理现状第26页
        5.1.3 韩国网络暴力的相关立法及治理现状第26-27页
    5.2 国外网络暴力的治理的借鉴意义第27-28页
        5.2.1 国外关于网络暴力的立法原则的规定第27页
        5.2.2 将网络暴力行为入刑第27-28页
6 治理网络暴力的法律对策第28-33页
    6.1 完善相关的法律规范第28-31页
        6.1.1 对网络暴力的内涵予以法律界定第28-29页
        6.1.2 对网络暴力行为予以刑法规制第29页
        6.1.3 完善网络暴力方面的司法解释第29-30页
        6.1.4 完善网络监管方面的立法第30页
        6.1.5 完善网络证据规则第30-31页
    6.2 完善执法方面的措施第31-33页
        6.2.1 加强对网络运营商的监管第31页
        6.2.2 加大对网络暴力责任主体的惩治力度第31-32页
        6.2.3 贯彻落实网络实名制第32-33页
结论第33-34页
参考文献第34-36页
后记第36-37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第37页

论文共3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文本分析方法的PPP国家政策评价研究
下一篇:CD244通过SHP-2/p27维持白血病起始细胞的自我更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