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6页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9页 |
1.2 微电网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2页 |
1.2.1 国内微电网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2.2 国外微电网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3 微电网保护的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4 微电网技术的研究 | 第13页 |
1.5 本文所做主要工作 | 第13-16页 |
第二章 微电网并网逆变器 | 第16-26页 |
2.1 微电网的基本概念 | 第16-21页 |
2.1.1 微电网的结构 | 第16-17页 |
2.1.2 微电网的运行方式 | 第17-19页 |
2.1.3 多种类型的微电网模型 | 第19-21页 |
2.2 微电网逆变器的拓扑结构 | 第21-23页 |
2.2.1 微电网逆变器的分类 | 第21-22页 |
2.2.2 微电网逆变器的电路结构 | 第22-23页 |
2.3 微电网逆变器的控制方法 | 第23-25页 |
2.3.1 Droop控制方法 | 第23页 |
2.3.2 V/f控制方法 | 第23-24页 |
2.3.3 P/Q控制方法 | 第24-25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第三章 微电网逆变器的保护方法设计 | 第26-36页 |
3.1 微电网常见的几种保护方法 | 第26-27页 |
3.2 逆变器传统保护方法 | 第27-29页 |
3.2.1 微电网逆变器保护解决的主要问题 | 第27-28页 |
3.2.2 逆变器中IGBT的过压保护 | 第28页 |
3.2.3 逆变器中IGBT的过热保护 | 第28页 |
3.2.4 逆变器中IGBT的过流保护 | 第28-29页 |
3.3 逆变器的过流保护设计 | 第29-34页 |
3.3.1 逆变器过流检测 | 第29-30页 |
3.3.2 基于电流变化率的保护方法 | 第30-32页 |
3.3.3 MATLAB仿真验证 | 第32-34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4-36页 |
第四章 微电网逆变器并网保护系统软硬件设计 | 第36-48页 |
4.1 微电网逆变器并网保护总体设计 | 第36页 |
4.2 系统主电路设计 | 第36-44页 |
4.2.1 TMS320F28335 DSP的选用 | 第36-37页 |
4.2.2 主电路主要参数设计 | 第37-39页 |
4.2.3 逆变器的参数设计 | 第39-40页 |
4.2.4 驱动电路设计 | 第40-41页 |
4.2.5 隔离电路设计 | 第41页 |
4.2.6 采样电路设计 | 第41-44页 |
4.2.7 过零检测电路设计 | 第44页 |
4.3 保护电路系统设计 | 第44-46页 |
4.3.1 辅助电源电路设计 | 第44-45页 |
4.3.2 保护电路设计 | 第45页 |
4.3.3 保护报警电路设计 | 第45-46页 |
4.4 DSP软件设计 | 第46-47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五章 微电网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48-58页 |
5.1 实验结果分析 | 第48-50页 |
5.2 微电网实验平台分析 | 第50-55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55-58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8-60页 |
6.1 总结 | 第58页 |
6.2 展望 | 第58-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4页 |
致谢 | 第64-6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6-68页 |
附录 | 第68-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