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感性工学的电动代步车造型意象认知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 前言 | 第9-18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9-10页 |
1.1.1 课题研究背景 | 第9页 |
1.1.2 课题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2 电动代步车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1.2.1 电动代步车概述 | 第10-11页 |
1.2.2 国外电动代步车发展及研究现状 | 第11页 |
1.2.3 国内电动代步车发展及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3 感性工学概况及其发展 | 第12-15页 |
1.3.1 感性工学 | 第12页 |
1.3.2 感性工学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1.3.3 感性量化 | 第13-14页 |
1.3.4 感性工学的应用及研究 | 第14-15页 |
1.4 课题研究涉及内容及主要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5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1.5 课题创新点和总体框架 | 第16-18页 |
1.5.1 课题创新点 | 第16页 |
1.5.2 总体框架 | 第16-18页 |
2 电动代步车感性意象空间的建立 | 第18-35页 |
2.1 电动代步车感性词对的选取 | 第18-20页 |
2.2 电动代步车设计要素的选取 | 第20-21页 |
2.3 电动代步车样本代表图的选取 | 第21-28页 |
2.3.1 电动代步车样本采集 | 第21-22页 |
2.3.2 电动代步车样本的多维尺度分析 | 第22-24页 |
2.3.3 电动代步车的聚类分析 | 第24-28页 |
2.4 问卷调查与分析 | 第28-34页 |
2.4.1 语义差分调查问卷 | 第28页 |
2.4.2 问卷数据统计 | 第28-30页 |
2.4.3 问卷一致度分析 | 第30-31页 |
2.4.4 问卷样本信度分析 | 第31-32页 |
2.4.5 代表样本感性分析 | 第32-34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3 设计要素与感性意象的映射关系 | 第35-45页 |
3.1 电动代步车外观造型设计要素 | 第35-36页 |
3.1.1 设计要素的分解 | 第35页 |
3.1.2 设计要素的提取 | 第35-36页 |
3.2 数量化一类量表的建立 | 第36-37页 |
3.3 多元回归分析 | 第37-44页 |
3.3.1 多元回归分析模型 | 第37-38页 |
3.3.2 多元回归分析结果 | 第38-44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4 基于感性评价的电动代步车改良设计前期分析 | 第45-55页 |
4.1 用户群体分析 | 第45-49页 |
4.1.1 使用者生理因素分析 | 第45-48页 |
4.1.2 使用者心理因素分析 | 第48-49页 |
4.1.3 使用者消费特征分析 | 第49页 |
4.2 案例电动代步车分析 | 第49-51页 |
4.2.1 电动代步车问题分析 | 第50-51页 |
4.2.2 解决方案 | 第51页 |
4.3 电动代步车使用环境分析 | 第51-52页 |
4.4 设计要素设计分析 | 第52-54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5 电动代步车设计方案 | 第55-66页 |
5.1 “安全的-危险的”电动代步车设计 | 第55-57页 |
5.1.1 设计效果图 | 第55-56页 |
5.1.2 尺寸标注 | 第56页 |
5.1.3 使用状态 | 第56-57页 |
5.1.4 配色方案 | 第57页 |
5.2 “舒适的-难受的”电动代步车设计 | 第57-60页 |
5.2.1 设计效果图 | 第58页 |
5.2.2 尺寸标注 | 第58-59页 |
5.2.3 使用状态 | 第59-60页 |
5.2.4 配色方案 | 第60页 |
5.3 “喜欢的-讨厌的”电动代步车设计 | 第60-63页 |
5.3.1 设计效果图 | 第61页 |
5.3.2 尺寸标注 | 第61-62页 |
5.3.3 使用状态 | 第62页 |
5.3.4 配色方案 | 第62-63页 |
5.4 设计验证 | 第63-65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6 电动代步车可行性分析 | 第66-75页 |
6.1 受力分析 | 第66-70页 |
6.1.1 座椅支撑荷载和承重分析 | 第67-69页 |
6.1.2 靠背载荷和承重分析 | 第69-70页 |
6.2 人机尺寸分析 | 第70-73页 |
6.2.1 男性老年人第五百分位尺寸人机分析 | 第70-71页 |
6.2.2 男性老年人第九十五百分位尺寸人机分析 | 第71-73页 |
6.3 底盘结构设计 | 第73-74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74-75页 |
7 结论 | 第75-77页 |
7.1 全文结论 | 第75页 |
7.2 论文的创新点 | 第75-76页 |
7.3 论文的不足之处 | 第76-77页 |
8 展望 | 第77-78页 |
9 参考文献 | 第78-83页 |
10 论文发表情况 | 第83-84页 |
11 致谢 | 第84-85页 |
附录 老年代步车设计要素调查问卷 | 第85-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