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缩略语/符号说明 | 第12-13页 |
前言 | 第13-15页 |
研究现状、成果 | 第13-14页 |
研究目的、方法 | 第14-15页 |
一、氢对重度烧伤小鼠肺脏的早期保护作用 | 第15-21页 |
1.1 对象和方法 | 第15-17页 |
1.1.1 实验动物 | 第15页 |
1.1.2 实验试剂和材料 | 第15页 |
1.1.3 仪器设备 | 第15页 |
1.1.4 实验动物分组及处理 | 第15-16页 |
1.1.5 小鼠重度烧伤模型的制备 | 第16页 |
1.1.6 氢气的吸入处理 | 第16页 |
1.1.7 生存率的观察 | 第16页 |
1.1.8 动脉血氧分压(PaO2)和肺湿干质量比(W/D) | 第16页 |
1.1.9 肺组织病理变化 | 第16-17页 |
1.2 结果 | 第17-18页 |
1.2.1 伤后7d存活率 | 第17页 |
1.2.2 动脉血氧分压(PaO2)和肺湿干质量比(W/D) | 第17-18页 |
1.2.3 肺组织病理变化 | 第18页 |
1.3 讨论 | 第18-20页 |
1.3.1 重度烧伤小鼠模型 | 第18-19页 |
1.3.2 氢对重度烧伤肺脏的早期保护作用 | 第19-20页 |
1.4 小结 | 第20-21页 |
二、氢通过抑制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对重度烧伤小鼠肺脏发挥早期保护作用 | 第21-29页 |
2.1 对象和方法 | 第21-22页 |
2.1.1 实验动物 | 第21页 |
2.1.2 实验试剂和实验材料 | 第21-22页 |
2.1.2.1 普通试剂 | 第21页 |
2.1.2.2 主要试剂 | 第21页 |
2.1.2.3 主要液体配制 | 第21-22页 |
2.1.3 仪器设备 | 第22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22-24页 |
2.2.1 实验动物分组及处理 | 第22页 |
2.2.2 重度烧伤模型的建立 | 第22页 |
2.2.3 氢气吸入处理 | 第22页 |
2.2.4 标本采集 | 第22-23页 |
2.2.5 血清和肺组织中炎症因子(HMGB1、IL-6)浓度的测定 | 第23页 |
2.2.6 肺泡灌洗液(BALF)中总细胞数和中性粒细胞数以及HMGB1和IL-6浓度的测定 | 第23-24页 |
2.2.7 血清和肺组织氧化应激指标(SOD)和肺组织氧化应激指标(MPO)的检测 | 第24页 |
2.2.8 统计学分析 | 第24页 |
2.3 结果 | 第24-27页 |
2.3.1 血清和肺组织炎症因子(HMGB1、IL-6)的浓度 | 第24-25页 |
2.3.2 肺泡灌洗液总细胞数和中性粒细胞数以及IL-6和HMGB1浓度 | 第25-26页 |
2.3.3 血清和肺组织氧化应激指标和肺组织氧化应激指标 | 第26-27页 |
2.4 讨论 | 第27-28页 |
2.4.1 氢气吸入的可行性 | 第27页 |
2.4.2 氢对重度烧伤炎症反应的影响 | 第27-28页 |
2.4.3 氢对重度烧伤氧化应激的影响 | 第28页 |
2.5 小结 | 第28-29页 |
本课题结论 | 第29-30页 |
创新点 | 第29页 |
局限性 | 第29-30页 |
参考文献 | 第30-33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33-34页 |
综述 | 第34-41页 |
综述参考文献 | 第38-41页 |
致谢 | 第41-42页 |
个人简历 | 第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