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汽车工程论文--汽车结构部件论文--驾驶室及车身论文--驾驶室及车身的附件论文

基于变排量压缩机的车载空调控制系统的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6页
    1.1 引言第9-10页
    1.2 车载空调的特殊性第10-11页
    1.3 国内外研究和发展现状第11-14页
        1.3.1 硬件研发第11-12页
        1.3.2 系统仿真第12-14页
        1.3.3 控制策略第14页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第14-16页
第二章 系统的总体方案设计第16-27页
    2.1 系统的需求分析第16-17页
    2.2 系统结构第17-20页
        2.2.1 制冷系统第17-18页
        2.2.2 送风系统第18-19页
        2.2.3 车厢部分第19页
        2.2.4 控制面板第19-20页
    2.3 压缩机选择第20-22页
        2.3.1 压缩机的作用第20页
        2.3.2 变排量压缩机第20-22页
    2.4 制冷剂第22-23页
    2.5 系统总体框架第23-24页
    2.6 AMESim软件第24-26页
    2.7 本章小结第26-27页
第三章 系统控制对象的建模与仿真第27-58页
    3.1 制冷剂模型第27-30页
        3.1.1 参数方程第27-30页
        3.1.2 求解步骤第30页
    3.2 压缩机第30-36页
        3.2.1 参数方程第30-34页
        3.2.2 模型验证第34-36页
    3.3 冷凝器和蒸发器第36-42页
        3.3.1 参数方程第36-40页
        3.3.2 模型验证第40-42页
    3.4 膨胀阀第42-47页
        3.4.1 参数方程第42-44页
        3.4.2 模型验证第44-47页
    3.5 混合风门第47-50页
        3.5.1 参数方程第47-48页
        3.5.2 模型验证第48-50页
    3.6 车厢模型第50-54页
        3.6.1 参数方程第50-52页
        3.6.2 模型验证第52-54页
    3.7 AMESim仿真第54-57页
        3.7.1 建模特点第54-55页
        3.7.2 数据采集器件及其原理第55-56页
        3.7.3 系统整体仿真模型搭建第56-57页
    3.8 本章小结第57-58页
第四章 控制策略的设计与实现第58-80页
    4.1 开环系统第58-60页
    4.2 TAO前馈闭环第60-62页
    4.3 PID控制策略第62-64页
    4.4 PID控制器的去饱和第64-69页
        4.4.1 积分切除法第65页
        4.4.2 变速积分法第65-67页
        4.4.3 钳位法第67-69页
    4.5 系统微分方程的解第69-71页
        4.5.1 欧拉法第69-70页
        4.5.2 龙格-库塔法第70-71页
    4.6 系统总体模型第71-75页
        4.6.1 风门工作第71-72页
        4.6.2 风量前馈第72-73页
        4.6.3 蒸发器保护第73页
        4.6.4 系统仿真第73-75页
    4.7 AMESim与Matlab联合仿真第75-79页
    4.8 本章小结第79-80页
第五章 实验平台设计第80-91页
    5.1 RTW转换与微调第80-81页
    5.2 控制器硬件电路第81-84页
        5.2.1 控制器芯片第81页
        5.2.2 静态电流保护电路第81-82页
        5.2.3 鼓风机状态检测电路第82-83页
        5.2.4 供电切换电路第83页
        5.2.5 控制策略烧写第83-84页
    5.3 TECO三相异步电机第84-86页
    5.4 ACS510变频器第86-87页
    5.5 系统通讯与上位机面板第87-90页
    5.6 本章小结第90-91页
第六章 实验测试结果与分析第91-97页
    6.1 台架搭建第91-93页
    6.2 实验结果第93-96页
    6.3 误差分析第96页
    6.4 本章小结第96-97页
总结与展望第97-99页
参考文献第99-103页
致谢第103-104页
附录第104-107页
个人简历、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07页

论文共10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棕榈雌、雄株生物学差异研究
下一篇:基于倾斜摄影测量系统的测树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