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保险论文--中国保险业论文--各种类型保险论文

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收支失衡与应对策略研究

摘要第4-7页
abstract第7-11页
第1章 绪论第20-37页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第20-23页
        1.1.1 选题背景第20-22页
        1.1.2 研究意义第22-23页
    1.2 文献综述第23-33页
        1.2.1 医保基金收支失衡原因第23-26页
        1.2.2 医保基金收支失衡应对措施第26-31页
        1.2.3 现有文献评述第31-33页
    1.3 技术路线、研究方法与主要研究内容第33-35页
        1.3.1 技术路线第33-34页
        1.3.2 研究方法第34页
        1.3.3 研究内容第34-35页
    1.4 主要创新点与不足第35-37页
        1.4.1 主要创新点第35-36页
        1.4.2 不足之处第36-37页
第2章 医保基金收支平衡理论分析第37-52页
    2.1 医保基金收支平衡理论第37-45页
        2.1.1 医保基金收支相关概念第37-38页
        2.1.2 医保基金收支平衡主要特征第38-39页
        2.1.3 医保基金收支平衡相关理论第39-43页
        2.1.4 医保基金收支平衡管理框架第43-45页
    2.2 医保基金收支平衡影响因素理论分析第45-52页
        2.2.1 医保基金筹集对收支平衡影响第45-47页
        2.2.2 医保基金给付对收支平衡影响第47-49页
        2.2.3 医药价格对医保基金支出影响第49-51页
        2.2.4 政府财政支持对医保基金收支影响第51页
        2.2.5 健康管理对医保基金收支影响第51-52页
第3章 中国职工医保基金收支制度历史与现实分析第52-66页
    3.1 中国职工医保基金收支制度历史沿革与现状第52-59页
        3.1.1 中国公费医保体系下收支失衡与改革尝试第52-53页
        3.1.2 中国职工医保制度收支管理规定第53-57页
        3.1.3 中国职工医保制度取得的成效第57-59页
    3.2 中国职工医保基金收支平衡条件与收支失衡第59-66页
        3.2.1 职工医保统筹基金现收现付的融资模式第59-60页
        3.2.2 职工医保统筹基金的收支平衡条件第60页
        3.2.3 中国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收支失衡第60-66页
第4章 中国城镇职工医保基金收支影响因素分析第66-80页
    4.1 中国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筹资影响因素分析第66-72页
        4.1.1 影响因素分析第66页
        4.1.2 研究方法和变量选择第66-67页
        4.1.3 因素分解模型构建第67-68页
        4.1.4 实证结果分析第68-72页
    4.2 中国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给付影响因素分析第72-80页
        4.2.1 影响因素分析第72-74页
        4.2.2 研究方法和指标选取第74-75页
        4.2.3 回归模型建立与计量检验第75-78页
        4.2.4 实证结果分析第78-80页
第5章 中国城镇职工医保基金收支失衡实证分析第80-125页
    5.1 全国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收支失衡实证分析第80-100页
        5.1.1 全国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口预测第80-85页
        5.1.2 全国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收支均衡分析及预测第85-95页
        5.1.3 全国职工医保统筹基金收支缺口财政支撑能力分析第95-100页
    5.2 东、中、西部地区城镇职工医保基金收支失衡比较分析第100-125页
        5.2.1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及人口老龄化程度第100-105页
        5.2.2 中国区域城镇职工医保基金收支现状分析第105-109页
        5.2.3 中国区域职工医保参保人口预测及比较分析第109-116页
        5.2.4 中国区域职工医保基金收支平衡预测及比较分析第116-125页
第6章 医保基金收支制度设计的国际经验启示第125-141页
    6.1 典型国家医保基金筹集与支付制度安排第125-133页
        6.1.1 典型国家医保基金筹资制度安排第125-128页
        6.1.2 典型国家医保基金支付制度安排第128-132页
        6.1.3 医保基金收支制度国际经验对中国启示第132-133页
    6.2 医保基金收支失衡应对措施与启示第133-141页
        6.2.1 典型国家医保基金收支失衡与应对措施第133-139页
        6.2.3 对中国医保基金应对收支失衡问题的启示第139-141页
第7章 中国城镇职工医保基金失衡调整路径第141-164页
    7.1 医疗保险缴费改革的基金收支平衡调整路径及效果第141-149页
        7.1.1 延迟退休年龄第141-144页
        7.1.2 规范缴费水平第144-146页
        7.1.3 调整个人账户规模第146-147页
        7.1.4 综合缴费改革对基金收支平衡影响第147-149页
    7.2 医疗保险支出改革的基金收支平衡调整路径及效果第149-159页
        7.2.1 分级诊疗对医疗保险基金支出增长影响第149-151页
        7.2.2 医药分开对医疗保险基金支出增长影响第151-152页
        7.2.3 预防保健对医疗保险基金支出增长影响第152-155页
        7.2.4 综合支出改革对基金收支平衡影响第155-159页
    7.3 综合调整机制的医疗保险基金收支平衡调整路径及效果第159-164页
        7.3.1 综合调整机制下统筹基金收支平衡第159-161页
        7.3.2 各项调整措施对化解统筹基金失衡的贡献度第161-164页
第8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第164-169页
    8.1 研究结论第164-166页
        8.1.1 财政支持和全国统筹难以解决职工医保基金收支失衡问题第164页
        8.1.2 人口老龄化和医疗费用增加是医保基金收支失衡主要原因第164-165页
        8.1.3 彻底化解职工医保基金收支失衡必须增收节支“两手抓”第165-166页
    8.2 研究建议第166-169页
        8.2.1 实行延缓退休政策、拓宽筹资范围缓解基金筹资压力第166页
        8.2.2 改进医保支付制度、推进综合医改有效降低医保支付水平第166-168页
        8.2.3 重视健康管理和预防保健、间接降低医保体系运行风险第168-169页
参考文献第169-180页
致谢第180-181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第181-182页

论文共18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日本信托业与经济增长的耦合关系研究
下一篇:融资约束对企业并购的影响--基于宏观经济周期的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