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物理化学(理论化学)、化学物理学论文

孔结构多酸—二氧化钛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光催化降解酞酸酯研究

中文摘要第1-6页
英文摘要第6-8页
目录第8-11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39页
 引言第11页
   ·纳米TiO_2光催化技术的研究进展第11-22页
     ·纳米TiO_2光催化的原理第11-12页
     ·影响TiO_2光催化活性的物理因素第12-14页
     ·TiO_2光催化技术在有机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第14-15页
     ·纳米TiO_2光催化剂存在的主要问题第15-16页
     ·纳米TiO_2光催化剂的改性第16-21页
     ·微孔-介孔材料的性能第21-22页
   ·多金属氧酸盐光催化化学研究进展第22-30页
     ·多金属氧酸盐概述第22-24页
     ·多金属氧酸盐光催化的原理第24-28页
     ·多金属氧酸盐光催化剂的研究现状第28-30页
   ·酞酸酯废水处理方法的研究现状第30-33页
     ·酞酸酯类化合物的危害第30-31页
     ·环境中的酞酸酯污染第31-32页
     ·水相中酞酸酯类化合物的处理方法第32-33页
   ·磺胺类药物废水处理方法的研究现状第33-36页
     ·磺胺类药物的理化性质第33-34页
     ·磺胺类药物的危害第34-35页
     ·磺胺类药物的废水处理技术第35-36页
   ·论文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第36-37页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技术路线第37-39页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第37-38页
     ·技术路线第38-39页
第二章 H_3PW_(12)O_(40)/TiO_2复合材料的制备、表征及光催化活性研究第39-56页
   ·实验部分第39-42页
     ·试剂与仪器第39-40页
     ·样品的制备第40-41页
     ·光催化降解实验第41-42页
   ·表征第42-51页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分析第42-43页
     ·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第43-44页
     ·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分析第44-45页
     ·氮气的吸附-脱附分析第45-48页
     ·透射电镜分析第48页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第48-51页
   ·模拟太阳光条件下H_3PW_(12)O_(40)/TiO_2光催化活性的研究第51-55页
     ·模拟太阳光条件下酞酸酯类化合物直接光解的研究第51页
     ·光催化降解邻苯二甲酸二甲酯的研究第51-52页
     ·光催化降解邻苯二甲酸二乙酯和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的研究第52-53页
     ·pH值变化对邻苯二甲酸二乙酯降解效率的影响第53-54页
     ·H_3PW_(12)O_(40)/TiO_2复合材料光催化活性的协同效应分析第54-55页
   ·小结第55-56页
第三章 模拟太阳光条件下H_3PW_(12)O_(40)/TiO_2复合材料光催化降解酞酸酯机理研究第56-66页
   ·实验部分第56-57页
     ·试剂与仪器第56-57页
     ·光催化降解实验第57页
   ·结果与讨论第57-64页
     ·光催化降解过程中间产物的测定第57-60页
     ·光催化降解过程中有机酸的变化第60-61页
     ·光催化降解过程中TOC的变化第61页
     ·H_3PW_(12)O_(40)/TiO_2光催化降解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的机理第61-63页
     ·H_3PW_(12)O_(40)/TiO_2光催化降解邻苯二甲酸二乙酯的机理第63-64页
   ·H_3PW_(12)O_(40)/TiO_2光激发降解有机物的机理第64-65页
   ·小结第65-66页
第四章 H_3PW_(12)O_(40)/Ag-TiO_2复合材料的制备、表征及光催化活性的研究第66-81页
   ·实验部分第66-68页
     ·试剂与仪器第66-67页
     ·样品的制备第67-68页
     ·光催化降解实验第68页
   ·表征第68-76页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分析第68-69页
     ·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第69-70页
     ·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分析第70-71页
     ·氮气的吸附-脱附分析第71-73页
     ·透射电镜分析第73-74页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第74-76页
   ·模拟太阳光下H3_PW_(12)O_(40)/Ag-TiO_2光催化活性的研究第76-80页
     ·不同催化剂对邻苯二甲酸二乙酯的光催化降解第76-77页
     ·不同Ag担载量的PW_(12)/Ag-TiO_2光催化活性的研究第77-78页
     ·不同催化剂对磺胺甲恶唑的光催化降解第78页
     ·磺胺甲恶唑降解过程中TOC的变化第78-79页
     ·H_3PW_(12)O_(40)/Ag-TiO_2复合材料光催化活性的协同效应分析第79-80页
   ·小结第80-81页
结论第81-83页
参考文献第83-93页
致谢第93-94页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第94页

论文共9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N-烷基吡啶和1,3-二烷基咪唑类离子液体为溶剂和模板剂的金属磷酸盐的离子热合成、结构与表征
下一篇:大豆DREB基因GmDREB1改良紫花苜蓿耐盐性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