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松生长模型构建及环境影响分析
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1 绪论 | 第11-20页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1-12页 |
1.2 研究综述 | 第12-18页 |
1.2.1 林分结构方面 | 第12-14页 |
1.2.2 单木生长模型方面 | 第14-16页 |
1.2.3 森林生长模型方面 | 第16-17页 |
1.2.4 森林生态因子方面 | 第17-18页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8-20页 |
2 研究区概况及数据处理 | 第20-25页 |
2.1 研究区概况 | 第20-23页 |
2.1.1 气候条件 | 第20-21页 |
2.1.2 地形地貌 | 第21-22页 |
2.1.3 植被与生境 | 第22-23页 |
2.2 数据收集与处理 | 第23-25页 |
3 云南松林分结构特征分析 | 第25-46页 |
3.1 研究方法 | 第25-29页 |
3.1.1 林分直径结构分布模型 | 第25-26页 |
3.1.2 林分直径累积结构模型 | 第26-27页 |
3.1.3 林分平均高曲线方程 | 第27-29页 |
3.2 结果与分析 | 第29-45页 |
3.2.1 林分直径结构特征 | 第29-34页 |
3.2.2 林分树高结构特征 | 第34-39页 |
3.2.3 林分年龄结构特征 | 第39-43页 |
3.2.4 林分材积结构特征 | 第43-45页 |
3.3 小结 | 第45-46页 |
4 滇中地区云南松生长模型构建 | 第46-53页 |
4.1 研究方法 | 第46-48页 |
4.1.1 单木生长模型构建及检验 | 第46-47页 |
4.1.2 林分生长模型构建及检验 | 第47-48页 |
4.2 结果与分析 | 第48-52页 |
4.2.1 滇中云南松单木生长模型 | 第48-49页 |
4.2.2 滇中云南松林分生长模型 | 第49-52页 |
4.3 小结 | 第52-53页 |
5 滇中地区云南松林分生长模型的环境解释 | 第53-101页 |
5.1 研究方法 | 第53-55页 |
5.1.1 地位级指数模型 | 第53-54页 |
5.1.2 气象因子计算 | 第54-55页 |
5.2 结果与分析 | 第55-99页 |
5.2.1 地位级指数建模结果 | 第55-56页 |
5.2.2 特征变量优选结果 | 第56-58页 |
5.2.3 平均胸径生长模型参数的环境解释 | 第58-71页 |
5.2.4 平均高生长模型参数的环境解释 | 第71-85页 |
5.2.5 活立木蓄积量生长模型参数的环境解释 | 第85-99页 |
5.3 小结 | 第99-101页 |
6 环境因子对云南松林分生长的影响分析 | 第101-111页 |
6.1 研究方法 | 第101-102页 |
6.1.1 构建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 第101页 |
6.1.2 模型检验 | 第101-102页 |
6.2 结果与分析 | 第102-110页 |
6.2.1 环境因子对林分平均胸径的综合影响 | 第102-103页 |
6.2.2 环境因子对林分平均高的综合影响 | 第103-106页 |
6.2.3 环境因子对林分活立木蓄积的综合影响 | 第106-109页 |
6.2.4 模型评价 | 第109-110页 |
6.3 小结 | 第110-111页 |
7 研究结论与讨论 | 第111-115页 |
7.1 主要结论 | 第111-113页 |
7.2 讨论 | 第113-115页 |
参考文献 | 第115-120页 |
附录 | 第120-123页 |
个人简介 | 第123-124页 |
导师简介 | 第124-125页 |
获得成果目录 | 第125-126页 |
致谢 | 第12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