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1 绪论 | 第14-21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4-15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5-18页 |
1.2.1 实际意义 | 第15-16页 |
1.2.2 理论意义 | 第16-18页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18-21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9页 |
1.3.3 研究技术路线 | 第19-21页 |
2 风险控制理论综述 | 第21-29页 |
2.1 国内外融资租赁项目概述和如何降低风险 | 第21-22页 |
2.2 国内外融资租赁公司融资租赁业务风险识别 | 第22-26页 |
2.2.1 政策风险及识别 | 第22-23页 |
2.2.2 市场风险及识别 | 第23页 |
2.2.3 金融风险及识别 | 第23-25页 |
2.2.4 管理风险及识别 | 第25-26页 |
2.2.5 其他风险及识别 | 第26页 |
2.3 国内融资租赁公司主流风险评估模型/量化方法 | 第26-27页 |
2.4 国内融资租赁公司风险控制措施 | 第27-29页 |
3 东海公司概述及发展态势分析 | 第29-38页 |
3.1 东海公司简介 | 第29-30页 |
3.2 东海公司现在使用的融资租赁机制 | 第30-32页 |
3.3 东海公司的未来规划的详细讨论 | 第32-36页 |
3.3.1 东海公司规划优缺点讨论 | 第32-34页 |
3.3.2 东海公司面临的困难讨论 | 第34-36页 |
3.4 小结 | 第36-38页 |
4 东海公司面临的风险情况讨论 | 第38-45页 |
4.1 经营环境风险 | 第38-39页 |
4.1.1 国家经济政策风险 | 第38页 |
4.1.2 金融政策风险 | 第38-39页 |
4.1.3 市场竞争风险 | 第39页 |
4.2 企业内部风险 | 第39-41页 |
4.2.1 审计风险 | 第40页 |
4.2.2 决策风险 | 第40-41页 |
4.2.3 人才流动风险 | 第41页 |
4.3 承租人信用风险 | 第41-43页 |
4.3.1 承租人资质风险 | 第42页 |
4.3.2 协议履约风险 | 第42-43页 |
4.4 小结 | 第43-45页 |
5 东海公司经营风险成因分析及风险评价 | 第45-67页 |
5.1 审计风险因素成因分析及风险评价 | 第45-47页 |
5.1.1 审计风险因素成因分析 | 第45-46页 |
5.1.2 审计风险因素评价 | 第46-47页 |
5.2 决策风险因素成因分析及风险评价 | 第47-50页 |
5.2.1 决策风险因素成因分析 | 第47-49页 |
5.2.2 决策风险因素评价 | 第49-50页 |
5.3 信用风险因素成因分析和评价 | 第50-58页 |
5.3.1 信用风险因素的分析 | 第51-52页 |
5.3.2 信用风险因素的评价 | 第52-53页 |
5.3.3 利用Z-score模型对承租人财务风险量化 | 第53-58页 |
5.4 金融风险因素成因分析及风险评价 | 第58-60页 |
5.4.1 利率风险因素成因分析及风险评价 | 第58-59页 |
5.4.2 汇率风险因素成因分析及风险评价 | 第59-60页 |
5.5 东海公司CAMELS风险评级指标体系评价 | 第60-65页 |
5.5.1 CAMELS风险评级指标体系的概念 | 第60-61页 |
5.5.2 CAMELS风险评级指标体系对租赁公司的现实意义 | 第61页 |
5.5.3 CAMELS风险评级指标体系评级的具体方法 | 第61-63页 |
5.5.4 东海公司CAMELS风险评估体系指标分析 | 第63-65页 |
5.6 小结 | 第65-67页 |
6 风险因素防范与控制 | 第67-86页 |
6.1 审计风险因素防范与控制 | 第67-69页 |
6.1.1 完善组织结构 | 第67页 |
6.1.2 健全审计工作程序 | 第67-68页 |
6.1.3 加强审计执行力度 | 第68页 |
6.1.4 分析金融市场走势 | 第68-69页 |
6.2 决策风险因素防范与控制 | 第69-70页 |
6.2.1 加强培训,增强风险防范意识 | 第69页 |
6.2.2 加强企业各部门之间的沟通 | 第69-70页 |
6.3 信用风险因素防范与控制 | 第70-74页 |
6.3.1 签订完备的融资租赁合同 | 第70-71页 |
6.3.2 风险补偿准备金 | 第71页 |
6.3.3 责令承租人按融资租赁合同约定履行合同义务 | 第71页 |
6.3.4 提前收回租赁标的物和未到期的租金 | 第71-72页 |
6.3.5 提前解除合同,收回租赁标的物,并追究承租人的违约责任 | 第72页 |
6.3.6 承租人破产时的防范与弥补措施 | 第72-74页 |
6.4 金融风险因素防范与控制 | 第74-77页 |
6.4.1 利率风险因素防范与控制 | 第74-76页 |
6.4.2 汇率风险因素可防范与控制 | 第76-77页 |
6.5 采用新型的融资租赁方式 | 第77-81页 |
6.5.1 可以借鉴的融资租赁方式 | 第78-80页 |
6.5.2 融资租赁方式创新 | 第80-81页 |
6.6 客户选择防范与风险控制 | 第81-86页 |
结论 | 第86-88页 |
致谢 | 第88-89页 |
参考文献 | 第89-9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