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中国农业经济论文--农业经济建设与发展论文--农产品价格与市场论文

我国农产品营销渠道变迁机理研究

摘要第2-4页
Abstract第4-6页
1 绪论第14-23页
    1.1 研究缘起与研究问题第14-15页
    1.2 研究意义第15-17页
        1.2.1 理论意义第15-16页
        1.2.2 现实意义第16-17页
    1.3 研究方法第17-19页
        1.3.1 文献法第17页
        1.3.2 访谈法第17-18页
        1.3.3 参与观察法第18-19页
    1.4 章节安排第19-20页
    1.5 理论贡献第20-23页
        1.5.1 政府驱动的农产品营销渠道变迁机理研究第20-21页
        1.5.2 构建考虑消费者因素速水-拉坦扩展型模型第21页
        1.5.3 提出农产品营销渠道诱致性与强制性变迁的协同模式第21-23页
2 农产品营销渠道的文献综述第23-33页
    2.1 “农产品营销渠道”的相关概念第23-26页
        2.1.1 “农产品”的内涵第23页
        2.1.2 “农产品营销渠道”的内涵第23-25页
        2.1.3 “农产品营销渠道变迁”的内涵第25-26页
    2.2 农产品营销渠道变迁的相关研究第26-33页
        2.2.1 制度均衡的描述——农产品营销渠道影响因素的相关文献第27-28页
        2.2.2 制度均衡打破后的变迁——农产品营销渠道变迁机理的相关文献第28-30页
        2.2.3 走向新的制度均衡——农产品营销渠道变迁路径及趋势的相关文献第30-33页
3 农产品营销渠道的变迁历程及现状概述第33-56页
    3.1 农产品营销渠道的变迁历程第33-37页
        3.1.1 计划经济时期的农产品营销渠道(1953-1977)第33-34页
        3.1.2 转轨经济时期的农产品营销渠道(1978-1984)第34-35页
        3.1.3 双轨制时期的农产品营销渠道(1985-1997)第35-36页
        3.1.4 市场化改革时期的农产品营销渠道(1998-2012)第36-37页
        3.1.5 互联网新时期的农产品营销渠道(2012-)第37页
    3.2 我国农产品营销渠道的发展现状第37-50页
        3.2.1 农产品市场规模第38-42页
        3.2.2 农产品营销整体状况第42-44页
        3.2.3 农产品营销成本情况第44-46页
        3.2.4 农产品营销主体情况第46-50页
    3.3 我国农产品营销渠道现存的问题第50-56页
        3.3.1 农产品营销渠道组织化程度低第50-52页
        3.3.2 农产品营销渠道技术服务落后第52-54页
        3.3.3 农产品营销渠道创新能力不足第54-56页
4 拓展的政治-经济分析框架第56-72页
    4.1 Reve和Stern的政治经济分析框架第56-61页
        4.1.1 Stern和Reve的政治经济分析框架的由来第56-58页
        4.1.2 Stern和Reve的政治经济分析框架的主要内容第58-60页
        4.1.3 Stern和Reve的政治经济分析框架的评价第60-61页
    4.2 拓展的Reve和Stern的政治经济分析框架第61-72页
        4.2.1 经济因素对农产品营销渠道变迁的影响第62-65页
        4.2.2 政治因素对农产品营销渠道变迁的影响第65-69页
        4.2.3 技术进步对农产品营销渠道变迁的影响第69-70页
        4.2.4 消费者需求对农产品营销渠道变迁的影响第70-72页
5 农产品营销渠道变迁的作用机理研究第72-109页
    5.1 农产品营销渠道变迁的外部政治作用机理第72-78页
        5.1.1 我国农产品营销政策的梳理第72-74页
        5.1.2 我国农产品营销政策的目标第74-76页
        5.1.3 公共政策对变迁的驱动机理第76-78页
    5.2 农产品营销渠道变迁的内部政治作用机理第78-83页
        5.2.1 农产品营销渠道权力结构第78-80页
        5.2.2 内部政治因素的作用机理第80-83页
    5.3 农产品营销渠道的外部经济要素作用机理第83-87页
        5.3.1 我国农产品营销渠道的市场结构第83-86页
        5.3.2 水平市场与垂直市场的作用机理第86-87页
    5.4 农产品营销渠道变迁的内部经济作用机理第87-97页
        5.4.1 资产专用性的作用机理第87-92页
        5.4.2 生产交易费用的作用机理第92-95页
        5.4.3 内部经济拉动渠道变迁的机理第95-97页
    5.5 农产品营销渠道变迁的技术进步及消费者需求作用机理第97-109页
        5.5.1 技术进步对渠道变迁的必要性第97-98页
        5.5.2 技术进步及消费者需求推动渠道变迁的模型第98-105页
        5.5.3 技术进步推动中国农产品营销渠道变迁第105-106页
        5.5.4 消费者需求对我国农产品营销渠道变迁的作用机理第106-109页
6 农产品营销渠道的变迁路径和趋势第109-131页
    6.1 强制性与诱致性变迁的成因及效应第109-113页
        6.1.1 诱致性变迁的成因及效应第109-110页
        6.1.2 强制性变迁的成因及效应第110-113页
    6.2 诱致性变迁与强制性变迁的案例分析第113-125页
        6.2.1 案例来源与案例背景描述第113-116页
        6.2.2 诱致性变迁:“十里村胡萝卜”第116-122页
        6.2.3 强制性变迁:“傅家镇甜地瓜”第122-125页
    6.3 农产品营销渠道变迁的趋势第125-131页
        6.3.1 政治要素驱动下农产品营销渠道的变迁趋势第125-127页
        6.3.2 经济要素驱动下农产品营销渠道的变迁趋势第127-128页
        6.3.3 技术进步驱动下农产品营销渠道的变迁趋势第128-131页
7 完善农产品营销渠道的政策建议第131-137页
    7.1 以市场为基础发展农产品营销渠道第131-132页
        7.1.1 重视市场机制与建立公平竞争市场环境第131-132页
        7.1.2 完善融资环境与培育涉农公司快速发展第132页
    7.2 以政策为支撑完善农产品营销渠道第132-134页
        7.2.1 规范农贸市场与建设农产品交易平台第132-133页
        7.2.2 完善法律制度与保护涉农公司的权益第133-134页
    7.3 以技术为核心优化农产品营销渠道第134-135页
        7.3.1 加大基础设施投入与建立信息服务平台第134-135页
        7.3.2 增加农业技术投入与培育特色化农业产业第135页
    7.4 以需求为导向创新农产品营销渠道第135-137页
        7.4.1 鼓励涉农电商创业与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第135-136页
        7.4.2 激活涉农公司活力与创新农产品营销模式第136-137页
8 结论与不足第137-139页
    8.1 结论第137-138页
    8.2 研究不足第138-139页
附录第139-180页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第180-181页
参考文献第181-190页
后记第190-191页

论文共19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风险—回报关系,股市波动和宏观经济不确定性--来自孟加拉国股市的证据
下一篇:钼酸盐晶体和熔体结构的原位高温拉曼光谱与第一性原理计算模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