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9-10页 |
Abstract | 第10-11页 |
1 前言 | 第12-26页 |
1.1 研究意义 | 第12页 |
1.2 小脑相关疾病 | 第12-13页 |
1.3 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方法 | 第13-14页 |
1.4 表观遗传学 | 第14-15页 |
1.5 组蛋白及其甲基化 | 第15-16页 |
1.5.1 组蛋白赖氨酸的甲基化 | 第16页 |
1.5.2 组蛋白精氨酸的甲基化 | 第16页 |
1.6 条件性基因敲除系统 | 第16-18页 |
1.7 小脑的位置、结构和功能 | 第18-23页 |
1.7.1 小脑的位置 | 第19页 |
1.7.2 小脑的结构 | 第19-21页 |
1.7.3 小脑的功能 | 第21-23页 |
1.7.4 小脑的传入联系和传出联系 | 第23页 |
1.8 神经元的基本结构和功能概述 | 第23-26页 |
1.8.1 神经元是形态各异、功能复杂、所含化学递质繁多的特化细胞 | 第24页 |
1.8.2 神经元胞体的亚细胞结构与功能 | 第24-25页 |
1.8.3 神经元胞核的结构与功能 | 第25页 |
1.8.4 神经元核周质的结构与功能 | 第25-26页 |
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26-45页 |
2.1 实验小鼠 | 第26页 |
2.2 实验耗材及相关试剂 | 第26-33页 |
2.2.1 常用实验耗材 | 第26-28页 |
2.2.2 小鼠基因型鉴定的相关试剂和配方 | 第28-29页 |
2.2.3 动物实验试剂 | 第29-30页 |
2.2.4 冰冻组织切片免疫荧光相关试剂 | 第30页 |
2.2.5 石蜡组织切片相关试剂 | 第30页 |
2.2.6 蛋白实验相关试剂和配方 | 第30-32页 |
2.2.7 分子克隆实验相关试剂 | 第32-33页 |
2.3 实验方法 | 第33-45页 |
2.3.1 实验小鼠的配笼策略 | 第33页 |
2.3.2 小鼠编号及基因型鉴定 | 第33-34页 |
2.3.3 小鼠的灌流及固定 | 第34-35页 |
2.3.4 小鼠脑组织的石蜡样品的制备 | 第35-36页 |
2.3.5 小鼠脑组织冰冻样品的制备 | 第36-37页 |
2.3.6 组织切片的H&E染色 | 第37-38页 |
2.3.7 石蜡组织切片的DAB染色 | 第38-41页 |
2.3.8 冰冻组织切片的免疫荧光染色 | 第41-42页 |
2.3.9 石蜡组织切片的免疫荧光染色 | 第42-43页 |
2.3.10 小脑颗粒前体细胞的流式分选 | 第43-44页 |
2.3.11 实验动物小鼠的行为学测试 | 第44-45页 |
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45-63页 |
3.1 神经元早期发育阶段敲除Setdb1后小鼠的表型观察 | 第45-46页 |
3.2 在GNP中敲除Setdb1对神经发育的影响 | 第46-59页 |
3.2.1 颗粒前体细胞中Setdb1的敲除效率 | 第46-48页 |
3.2.2 实验组小鼠的颗粒前体细胞的增殖减少 | 第48-50页 |
3.2.3 实验组小鼠小脑的GNP的分化加快,迁移滞后 | 第50-54页 |
3.2.4 实验组小鼠小脑中的胶质细胞和浦肯野细胞没有变化 | 第54-55页 |
3.2.5 实验组小鼠的平衡能力受损 | 第55-56页 |
3.2.6 分子机制的初步探索 | 第56-59页 |
3.3 在浦肯野细胞中敲除Setdb1的小鼠表型观察 | 第59-63页 |
3.3.1 浦肯野细胞中Setdb1的敲除效率 | 第59-60页 |
3.3.2 实验组小鼠的平衡能力没有受到明显的影响 | 第60-62页 |
3.3.3 实验组小鼠的少突胶质细胞系和贝格曼胶质细胞没有受到明显的影响 | 第62-63页 |
4 讨论与展望 | 第63-66页 |
4.1 缺失Setdb1的颗粒前体细胞发育异常 | 第63-64页 |
4.2 浦肯野细胞中Setdb1的缺失不会导致明显的小脑发育异常 | 第64页 |
4.3 组蛋白的H3K9me3修饰调控小脑发育的分子机制 | 第64页 |
4.4 干预小脑发育及疾病靶点的研究 | 第64-65页 |
4.5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4页 |
致谢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