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独立电源技术(直接发电)论文--化学电源、电池、燃料电池论文--燃料电池论文--金属-空气电池论文

有机体系锂空气电池防水透氧层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一章 绪论第8-20页
    1.1 选题背景及选题意义第8-9页
    1.2 锂空气电池的简介第9-12页
        1.2.1 锂空气电池的概述第9-10页
        1.2.2 锂空气电池的分类第10-12页
            1.2.2.1 水系锂空气电池第10-11页
            1.2.2.2 有机体系锂空气电池第11页
            1.2.2.3 水-有机混合体系锂空气电池第11页
            1.2.2.4 固态体系锂空气电池第11-12页
    1.3 锂空气电池面临的挑战第12-13页
    1.4 锂空气电池防水透氧层的研究进展第13-18页
        1.4.1 防水透氧层的特征第13-14页
        1.4.2 防水透氧层的研究进展第14-18页
    1.5 本论文的选题依据和研究内容第18-20页
        1.5.1 选题依据第18-19页
        1.5.2 研究内容第19-20页
第二章 实验方法第20-28页
    2.1 实验原料第20-22页
        2.1.1 实验材料第20-21页
        2.1.2 实验仪器第21-22页
    2.2 实验第22-23页
        2.2.1 泡沫镍基底的憎水处理第22页
        2.2.2 空气电极的制备第22页
        2.2.3 防水透氧层的制备第22-23页
    2.3 锂空气电池的组装第23-24页
    2.4 材料的物理表征第24-25页
        2.4.1 全自动接触角测量仪第24页
        2.4.2 X射线衍射(XRD)第24页
        2.4.3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第24页
        2.4.4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第24-25页
    2.5 电化学性能测试第25-28页
        2.5.1 交流阻抗测试第25页
        2.5.2 循环伏安测试第25页
        2.5.3 线性扫描伏安测试第25页
        2.5.4 恒流充放电测试第25-28页
第三章 锂空气电池PFC-PDMS防水透氧层的性能研究第28-44页
    3.1 前言第28页
    3.2 实验步骤第28-29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29-42页
        3.3.1 PFC和PDMS的疏水性第29-30页
        3.3.2 循环伏安性能第30-32页
        3.3.3 倍率性能第32-33页
        3.3.4 首次充放电测试第33页
        3.3.5 循环性能第33-35页
        3.3.6 交流阻抗性能第35-36页
        3.3.7 放电产物的表征第36-39页
        3.3.8 PFC-PDMS的水分扩散第39-41页
        3.3.9 循环后防水透氧层表征第41-42页
    3.4 本章小结第42-44页
第四章 用于锂空气电池的高氧离子液体性能研究第44-52页
    4.1 前言第44-45页
    4.2 实验部分第45-46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46-50页
        4.3.1 电化学窗口测试第46-47页
        4.3.2 线性扫描测试第47页
        4.3.3 倍率测试第47-48页
        4.3.4 完全充放电测试第48-49页
        4.3.5 等容量测试第49-50页
    4.4 本章小结第50-52页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第52-54页
    5.1 结论第52-53页
    5.2 展望第53-54页
参考文献第54-62页
学术发表第62-64页
致谢第64页

论文共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生物还原的植物靛蓝染色研究
下一篇:W掺杂VO2/AZO薄膜的制备与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