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机械、仪表工业论文--仪器、仪表论文--光学仪器论文--显微镜论文

原子力显微镜探针形貌标定方法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第1章 绪论第7-17页
    1.1 AFM纳米压痕概述第7-11页
        1.1.1 AFM纳米压痕第7-9页
        1.1.2 AFM纳米压痕关键参数第9-11页
    1.2 AFM探针标定研究现状第11-14页
        1.2.1 直接标定(电镜成像)第11页
        1.2.2 间接标定第11-14页
    1.3 课题研究意义与本文工作第14-17页
第2章 盲建模理论与最佳阈值选择第17-35页
    2.1 盲建模理论基础第17-26页
        2.1.1 成像过程的几何形态学第17-18页
        2.1.2 盲建模算法理论第18-22页
        2.1.3 阈值选择对盲建模的影响第22-26页
    2.2 最佳阈值理论第26-27页
        2.2.1 最佳阈值判断因素第26页
        2.2.2 最佳阈值确定方法第26-27页
    2.3 最佳阈值法应用探究第27-33页
        2.3.1 仿真样品、探针与图像第27-29页
        2.3.2 向图像加入噪声第29-30页
        2.3.3 选择最佳阈值第30-33页
    2.4 本章小节第33-35页
第3章 基于盲建模的探针标定第35-47页
    3.1 探针面积提取仿真第35-39页
        3.1.1 模型建立第35-36页
        3.1.2 面积提取算法第36-37页
        3.1.3 面积提取与误差分析第37-39页
        3.1.4 面积提取算法改进第39页
    3.2 三棱锥探针面积函数第39-42页
        3.2.1 Berkovich压头面积函数理论第39-40页
        3.2.2 AFM探针面积函数第40-42页
    3.3 盲建模与面积函数标定第42-45页
        3.3.1 AFM探针盲建模第42-43页
        3.3.2 探针面积提取与标定第43-45页
    3.4 本章小节第45-47页
第4章 基于纳米压痕的探针标定第47-63页
    4.1 AFM纳米压痕测试第47-50页
        4.1.1 AFM纳米压痕测试步骤第47-48页
        4.1.2 力曲线数据处理第48-50页
    4.2 探针标定理论第50-54页
        4.2.1 弹性接触理论第50-52页
        4.2.2 Oliver-Pharr探针标定理论第52-54页
    4.3 纳米压痕探针标定实验第54-62页
        4.3.1 标准样品与标定探针第54-55页
        4.3.2 压痕实验与曲线拟合第55-58页
        4.3.3 压痕数据分析与面积标定第58-60页
        4.3.4 面积函数对比第60-62页
    4.4 本章小结第62-63页
第5章 AFM压痕面积修正与硬度测试第63-73页
    5.1 纳米硬度测试理论第63-65页
    5.2 投影面积误差第65-66页
        5.2.1 间接面积法误差第65页
        5.2.2 直接面积法误差第65-66页
    5.3 误差修正理论第66-70页
        5.3.1 误差模型第67-68页
        5.3.2 误差修正第68-70页
    5.4 压痕实验第70-72页
        5.4.1 压痕实验与压痕成像第70-71页
        5.4.2 压痕数据处理第71-72页
    5.5 本章小节第72-73页
第6章 总结与展望第73-75页
    6.1 工作总结第73页
    6.2 工作展望第73-75页
参考文献第75-81页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第81-83页
致谢第83页

论文共8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微通道内的液滴动力学与调控
下一篇:基于CFD+FEM的无转角及有转角楔形体舱段结构入水砰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