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金属元素的无机化合物化学工业论文--第Ⅵ族金属元素的无机化合物论文--铬副族(ⅥB族)元素的无机化合物论文

纳米羟基氧化铬的制备及其应用基础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1章 文献综述第9-25页
    1.1 纳米材料的简介第9-11页
        1.1.1 纳米材料的特性第9-11页
    1.2 羟基氧化铬的简介第11-14页
        1.2.1 α-CrOOH第11-12页
        1.2.2 β-CrOOH第12-13页
        1.2.3 γ-CrOOH第13页
        1.2.4 CrOOH的制备方法第13-14页
    1.3 铬酸盐除钒第14-16页
        1.3.1 铬酸盐生产现状第14-15页
        1.3.3 铬酸盐中钒的来源第15页
        1.3.4 铬酸盐中除钒的研究现状第15页
        1.3.5 铬酸盐中除钒存在的问题第15-16页
    1.4 催化高氯酸铵热分解第16-23页
        1.4.1 高氯酸铵简介第16-17页
        1.4.2 高氯酸铵的热分解第17-18页
        1.4.3 高氯酸铵催化反应研究现状第18-19页
        1.4.4 AP催化剂的种类第19-22页
        1.4.5 AP的催化机理第22-23页
    1.5 论文的选题的意义以及主要研究内容第23-25页
        1.5.1 论文选题的意义第23-24页
        1.5.2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第24-25页
第2章 实验部分第25-33页
    2.1 化学试剂与实验仪器第25-26页
        2.1.1 化学试剂及原料第25页
        2.1.2 实验仪器第25-26页
    2.2 β-CrOOH的制备第26页
    2.3 样品的表征方法第26-29页
        2.3.1 X射线衍射(XRD)第26页
        2.3.2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第26-27页
        2.3.3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第27页
        2.3.4 氮气等温吸附脱附实验(BET)第27页
        2.3.5 傅立叶变换红外吸收光谱(FT-IR)第27页
        2.3.6 电感藕合等离子体发光光谱分析(ICP)第27-28页
        2.3.7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检测第28页
        2.3.8 CO2-程序升温脱附法(TPD-CO_2)第28-29页
        2.3.9 原位红外光谱检测(In-situ DRIFTS)第29页
    2.4 β-CrOOH 吸附钒实验第29-30页
        2.4.1 静态吸附法第29-30页
        2.4.2 溶液中钒、铬浓度的检测第30页
    2.5 β-CrOOH 催化 AP 热分解实验第30-33页
        2.5.1 催化剂与AP复合物的制备第30页
        2.5.2 β-CrOOH对 AP催化性能的检测第30-33页
第3章 纳米羟基氧化铬的制备第33-45页
    3.1 前言第33页
    3.2 实验部分第33-34页
        3.2.1 β-CrOOH的制备第33-34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34-42页
        3.3.1 产品的表征和分析第34-36页
        3.3.2 NaOH含量对β-CrOOH形貌的影响第36-40页
        3.3.3 PVP对 β-CrOOH形貌的影响第40-41页
        3.3.4 β-CrOOH的合成机理第41-42页
    3.4 总结第42-45页
第4章 羟基氧化铬在铬酸盐中除钒应用研究第45-59页
    4.1 引言第45页
    4.2 实验第45-46页
        4.2.1 β-CrOOH的制备方法第45-46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46-58页
        4.3.1 β-CrOOH的表征与分析第46-47页
        4.3.2 钒吸附行为第47-49页
        4.3.3 β-CrOOH吸附钒动力学第49-50页
        4.3.4 β-CrOOH吸附钒等温线第50-51页
        4.3.5 β-CrOOH吸附钒的机理研究第51-54页
        4.3.6 β-CrOOH的再生第54-55页
        4.3.7 β-CrOOH脱除铬中和液中的钒第55-57页
        4.3.8 β-CrOOH在铬酸钠中除钒工艺流程图第57-58页
    4.4 结论第58-59页
第5章 羟基氧化铬催化高氯酸铵(AP)热分解性能研究第59-77页
    5.1 前言第59-60页
    5.2 实验部分第60-61页
        5.2.1 β-CrOOH的制备第60页
        5.2.2 催化实验第60-61页
    5.3 结果与讨论第61-75页
        5.3.1 结构表征第61页
        5.3.2 催化剂催化性能的评价第61-63页
        5.3.3 催化剂机理的探索第63-66页
        5.3.4 AP热分解机理第66-67页
        5.3.5 催化机理探索第67-72页
        5.3.6 催化机理验证第72-75页
    5.4 总结第75-77页
第6章 结论与展望第77-79页
    6.1 主要结论第77-78页
    6.2 下一步的工作展望第78-79页
参考文献第79-93页
本论文创新点第93-95页
发表文章及参加科研情况第95-97页
致谢第97页

论文共9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有机可逆热致变色材料微胶囊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下一篇:石墨烯/PET界面载荷传递及粘着特性的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