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水路运输论文--各种船舶论文--工程船论文--挖泥船、碎石船、抛石船论文

基于MSC.Fatigue的大型反铲挖泥船反铲机臂架结构疲劳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绪论第10-17页
    1.1 课题研究背景第10-11页
    1.2 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第11-12页
    1.3 课题相关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动态第12-15页
        1.3.1 国内外挖泥船发展动态第12-13页
        1.3.2 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发展动态第13-15页
    1.4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第15-17页
第2章 反铲挖泥机构造原理及作业特性第17-35页
    2.1 BA1100大型反铲挖泥船介绍第17-19页
        2.1.1 BA1100大型反铲挖泥船概述第17-18页
        2.1.2 BA1100大型反铲挖泥船作业条件第18页
        2.1.3 BA1100大型反铲挖泥船反铲挖泥机概述第18-19页
    2.2 反铲挖泥机配备铲斗水下挖泥作业工况介绍第19-27页
        2.2.1 反铲挖泥机配备铲斗构造原理及技术参数第19-20页
        2.2.2 反铲挖泥机配备铲斗水下挖泥作业范围第20-21页
        2.2.3 反铲挖泥机配备铲斗水下挖泥典型工况基本载荷计算第21-27页
    2.3 反铲挖泥机配备破碎锤水下破岩作业工况介绍第27-34页
        2.3.1 液压破碎锤概述第27-28页
        2.3.2 反铲挖泥机配备破碎锤构造原理及技术参数第28-30页
        2.3.3 反铲挖泥机配备破碎锤水下破岩作业范围第30-31页
        2.3.4 反铲挖泥机配备破碎锤水下破岩典型工况基本载荷计算第31-34页
    2.4 本章小结第34-35页
第3章 反铲挖泥机臂架结构静强度有限元分析第35-56页
    3.1 水下挖泥工况反铲挖泥机臂架结构有限元分析第35-44页
        3.1.1 材料属性第35-36页
        3.1.2 建立有限元模型第36-38页
        3.1.3 载荷组合及边界条件施加第38页
        3.1.4 有限元计算结果及分析第38-44页
    3.2 水下破岩工况反铲挖泥机臂架结构有限元分析第44-53页
        3.2.1 材料属性第44-45页
        3.2.2 建立有限元模型第45-47页
        3.2.3 载荷组合及边界条件施加第47页
        3.2.4 有限元计算结果及分析第47-53页
    3.3 水下挖泥工况与水下破岩工况臂架结构静强度综合分析第53-55页
    3.4 本章小结第55-56页
第4章 反铲挖泥机臂架结构刚柔耦合动力学仿真第56-82页
    4.1 柔性体的实现方法第56-57页
    4.2 水下挖泥工况反铲挖泥机臂架结构动力学仿真分析第57-69页
        4.2.1 配备铲斗反铲挖泥机刚柔耦合虚拟样机建立第57-59页
        4.2.2 水下挖泥工况反铲挖泥机动力学仿真载荷施加第59-65页
        4.2.3 动力学仿真计算结果及分析第65-69页
    4.3 水下破岩工况反铲挖泥机臂架结构动力学仿真分析第69-80页
        4.3.1 配备液压破碎锤反铲挖泥机刚柔耦合虚拟样机建立第69-71页
        4.3.2 水下破岩工况反铲挖泥机动力学仿真载荷施加第71-75页
        4.3.3 动力学仿真计算结果及分析第75-80页
    4.4 水下挖泥工况与水下破岩工况动力学仿真结果对比分析第80-81页
    4.5 本章小结第81-82页
第5章 反铲挖泥机臂架结构疲劳计算与分析第82-105页
    5.1 疲劳基本理论第82-84页
        5.1.1 疲劳的基本概念第82-83页
        5.1.2 影响疲劳强度的因素第83页
        5.1.3 疲劳寿命预测方法第83-84页
    5.2 反铲挖泥机臂架结构疲劳分析过程第84-95页
        5.2.1 本文研究工作采用的疲劳分析方法和技术路线第84-88页
        5.2.2 反铲挖泥机臂架结构S-N曲线修正第88-90页
        5.2.3 疲劳载荷谱获取与查看第90-93页
        5.2.4 MSC.Fatigue 疲劳计算软件设置第93-95页
    5.3 疲劳计算结果及分析第95-101页
        5.3.1 反铲挖泥机水下挖泥工况臂架结构疲劳计算结果及分析第95-98页
        5.3.2 反铲挖泥机水下破岩工况臂架结构疲劳计算结果及分析第98-101页
    5.4 反铲挖泥机臂架结构疲劳计算结果综合分析第101-104页
    5.5 本章小结第104-105页
第6章 总结与展望第105-107页
    6.1 研究总结第105-106页
    6.2 主要创新点第106页
    6.3 研究展望第106-107页
致谢第107-108页
参考文献第108-111页
硕士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及学术成果第111页
    一、参与的科研项目第111页
    二、学术成果第111页

论文共11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岸基能源的江汉运河船舶推进系统优化设计
下一篇:面向船舶建造的二维矩形件排样问题研究